内存数据库解析与主流产品对比(二)

网友投稿 411 2023-11-27

作者:实验室小陈/大数据开放实验室

内存数据库解析与主流产品对比(二)

在上一篇文章 《内存数据库解析与主流产品对比(一)》 中,我们介绍了基于磁盘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关知识,并简述了内存数据库的技术发展。本篇文章将从数据组织和索引的角度来介 绍内存数据库的特点,并介绍几款产品实际的技术实现

— 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组织

定长Block VS 变长Block

内存数据库在内存中对数据进行管理时,虽然不再需要通过Slotted Page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组织,但也不能在内存中任意为数据分配地址空间,依然需要把数据组织成块(Block/Page)的形式。传统基于磁盘的DBMS采用Slotted Page的形式组织数据是为了读写性能的考虑,因为磁盘接口是以Block/Page为读写单位。而内存数据库采用块的方式组织数据是为了便于寻址和管理,通常会将数据块分为定长数据块(Fixed-Length Data Block)和变长数据块(Variable-Length Data Block)两种。

假设一个数据集已经全部被加载进内存,为了使用方便,内存数据库在进行数据组织时会把记录的定长的属性全部分出来,放到定长数据块;所有变长的属性保存在另外的变长数据块中。例如,通常将数据表中所有小于8个字节的属性都放在定长数据块中,将变长属性和超过8个字节的属性单独放在变长数据块中,并在定长数据块中放一个指向其地址的指针。采用定长数据块管理数据的好处是寻址快,可以通过记录长度和编号确定记录在数据块中存储的位置;记录地址指针所需要的空间少,使得索引结构或其他结构中存放这条记录的内存地址最为精简,并且CPU做Pre-Fetch时预测较准。

在传统基于磁盘的DBMS中,索引叶子节点保存的记录地址是Page ID + Offset,Page Table负责将Page ID映射到Buffer的Frame;内存数据库中,索引的叶子节点保存的记录地址则是直接的内存地址。在传统基于磁盘的DBMS中,访问Buffer中的Page时需要对Page进行加锁/解锁/修改锁的操作,由于现实系统中锁(Latch)的类型可能会很多,一个线程如果要访问一个Page,往往要加好几种类型的Latch。现在内存数据库中没有了Buffer,因此就省去了Latch的开销,性能上有很大提升。

数据组织:数据分区、多版本、行/列存储

在多核或多CPU共享内存的系统中,对数据的并发访问冲突是始终存在的。目前的内存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 Partition SystemNon-Partition System

两种。Partition System是把所有的数据切分成互不相交的多个Partition,每一个Partition被分配给一个核(或分布式系统中的一个节点),所有操作都是串行执行,没有并发的数据访问,理想情况下可以获得最好的性能。但这类系统的缺点也很明显,例如如何划分Partition以及跨Partition的事务怎么处理等。对于Non-Partition System,所有的核以及所有的线程都可以访问所有的数据,因此一定会存在并发访问冲突,必须采用支持并发访问的数据结构。目前,通用数据库更多的是采用Non-Partition System设计,之所以不采用Partition设计的主要原因是:通用场景下很难对数据进行有效分区,Partition数据库无法使用。

在Non-Partition System中,如果两个线程访问同一个数据项会发生冲突,这时可以考虑Multi-Version的解决方案。Multi-Version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并发程度,其基本的思想是通过多版本的数据让所有的读操作不阻塞写操作,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对于那些读多写少的系统,Multi-Version性能会很好,但对于一些Write Heavy的系统,性能并不理想。

数据组织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是Row和Column的组织形式。传统数据库系统在磁盘上维护数据时,分为行式存储和列式存储。顾名思义,行式存储是按行存储数据,列式存储是按列存储数据。如果对少量记录的所有属性进行操作,行式存储更加合适,如果只读大量记录的部分列数据,则列式存储性能比较好。比如一条记录有100个属性,本次读操作需要读取所有记录的其中一个属性,如果按行存储,Block读进来后还需要再筛选列;如果按列存储,可以只读取这列数据所对应的Block,所以性能会比较好,适合去做统计分析。但内存数据库不会有这个问题,所有数据都放在内存,无论行存还是列存,访问的代价是差不多的。所以在内存数据库中,行存/列存是可以做交换或任意选择的。当然对于TP应用而言,更多的还是用行存,因为可以一次性把所有属性都读出来。但即使是列存,性能也并没有在基于磁盘的数据库系统中那么糟糕。比如SAP HANA就是一个行列混合的存储,前端的事务引擎是行存储,通过合并整合以后,后端转为了列存储。

— 内存数据库系统对比

接下来从数据组织的角度,简要介绍一下4个具有代表性的系统:SQL Server的内存数据库引擎Hekaton、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内存数据库系统HyPer、SAP的HANA、图灵奖获得者Michael Stonebraker的H-Store/VoltDB。

Hekaton

Hekaton是一个Non-Partition的系统,所有线程都可以访问任意数据。Hekaton的并发控制不采用基于锁的协议,而是利用多版本机制实现,每条记录的每个版本都有开始时间戳和结束时间戳,用于确定该版本的可见范围。

Hekaton中每一张表最多有8个索引,可以是Hash或者Range索引。同时,所有记录版本在内存中不要求连续存储,可以是非连续存储(No-Clustering),通过指针(Pointer Link)将同一记录的不同版本关联起来。

上图所示,图中有一个包含姓名、城市和金额字段的表,姓名字段上有一个Hash索引,城市字段上有一个B-Tree索引。黑色箭头代表姓名索引对应的指针,名字John对应的第一条记录,指向下一个具有相同开头字母名字的记录。每条记录包含有开始和结束时间戳,红色表示存在一个事务正在更新记录,事务提交后会替换结束的时间戳。B-Tree索引也是同理,蓝色箭头指针按照城市值串联。

H-Store/VoltDB

H-Store/VoltDB是Partition System,每个Partition部署在一个节点,每个节点上的任务串行执行。H-Store/VoltDB没有并发控制,但有简单的锁控制。一个Partition对应一把锁,如果某事务要在一个Partition上执行,需要先拿到这个Partition的锁,才能开始执行。为了解决跨Partition执行问题,H-Store/VoltDB要求Transaction必须同时拿到所有相关Partition的锁才能开始执行,相当于同时锁住所有与事务相关的Partition。

H-Store/VoltDB采用两层架构:上层是 Transaction Coordinator,确定Transaction是否需要跨Partition执行;下层是 执行引擎负责数据的存储、索引和事务执行,采用的是单版本的行存结构。

H-Store/VoltDB中的数据块分为定长和变长两类:定长数据块的每条记录长度都相同,索引中采用8字节地址指向每条记录在定长数据块中的位置;变长属性被保存在变长数据块中,在定长数据块的记录中对应一个指针(Non-Inline Data),指向其在变长数据块中具体的位置。在这种数据组织方式下,可以用一个压缩过的Block Look-Up Table来对数据记录进行寻址。

HyPer

HyPer是多版本的Non-Partition System,每个Transaction可以访问任何数据。同时HyPer是针对于HTAP业务建立的TP和AP混合处理系统。HyPer通过 Copy on Write机制实现TP和AP混合处理。假设当前系统正在对数据集做事务处理,此时如果出现AP请求,HyPer会通过操作系统的Fork功能对数据集做Snapshot,随后在快照上面做分析。Copy on Write机制并不会对内存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复制,只有因OLTP业务导致数据发生变化时,快照才会真正拷贝出原数据,而没有变化的数据则通过虚拟地址引用到相同的物理内存地址。

此外,Hyper采用多版本控制,所有更新都是基于原记录的,每条记录都会维护一个Undo Buffer存储增量更新数据,并通过Version Vector指出当前最新版本。因此,可以通过Transaction找到被修改过的记录,同时可以通过反向应用增量数据来找回修改前的版本,当然也可以对数据版本进行定期融合或恢复等操作。

SAP HANA

SAP HANA是一个Non-Partition的混合存储系统,物理记录在存储介质中会经过三个阶段:1. 事务处理的记录存储在L1-Delta(行存方式);2. 随后记录转化为列式并存储在L2-Delta(列式存储、未排序字典编码);3. SAP HANA的主存是列存(高度压缩并采用排序字典编码)。每条记录经历着从行存到列存的映射合并,相当于一个多版本设计。

— 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索引技术—

内存数据库领域在设计索引时,主要是从面向缓存的索引技术(Cache-Awareness)和多核多CPU的并行处理(Multi-Core and Multi-Socket Parallelism)两方面进行考虑。

由于内存数据库不再有磁盘的I/O限制,因此索引目的转变为加速CPU和内存之间的访问速度。虽然现在内存价格较低,但是内存速度的增速与CPU主频的增速相差依然较多,因此对于内存数据库,索引技术的目的是及时给CPU供数,以尽量快的速度将所需数据放入CPU的Cache中。

对于多核多CPU的并行处理,80年代就开始考虑如果数据结构和数据都放在内存中,应该如何合理的构造索引。其中,1986年威斯康星大学的MM-DBMS项目提出了自平衡的二叉搜索树T-Tree索引,每个二叉节点中存储取值范围内的数据记录,同时有两个指针指向它的两个子节点。T-Tree索引结构内存开销较小,因为在80年代内存昂贵,所以主要的度量不在于性能是否最优,而是是否占用最小内存空间。T-Tree的缺点是性能问题,需要定期地做负载平衡,并且扫描和指针也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早期商业系统如Times Ten中,采用的便是T-Tree的数据结构。

那么索引的设计为什么需要考虑Cache-Awareness呢?1999年有研究发现内存访问中的Cache Stall或者Cache Miss是内存系统最主要的性能瓶颈。该研究进行了一项性能测试,通过对A/B/C/D 4个系统评测,测试以下过程的时间占比:Computation、Memory Stalls、Branch Mispredicitons和Resource Stalls。Computation表示真正用于计算的时间;Memory Stall是等待内存访问的时间;Branch Mispredicitons是指CPU指令分支预测失败的开销;Resource Stalls是指等待其他资源的时间开源,如网络、磁盘等。

可以看到Memory Stall在不同的测试场景都会占据较大比例开销。因此对于内存索引结构来说,发展面向缓存的索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Memory Stall的开销。

CSB+-Tree

这里介绍几个典型的内存索引结构例子。第一个是CSB+-Tree,它在逻辑上仍然是B+-Tree,但是做了一些变化。首先每个Node的大小是一个Cache Line长度的倍数;同时CSB+-Tree将一个节点的所有的子节点组织成Children Group,一个父节点通过一个指针指向它的Children Group,目的是减少数据结构中的指针数量。因为CSB+-Tree的节点与Cache Line长度相匹配,只要依序读取,就可以达到较好的pre-fetche性能。当树分裂时,CSB+-Tree会对内存中的Group重新分配位置,因为CSB+-Tree节点在内存中不需要连续,排好后再创建新的指针链接就可以。

PB+-Trees

另一个例子是PB+-Trees(Pre-fetching B+-Tree)。它并不是新的结构,只是在内存中实现了B+-Tree,每个节点的大小等于Cache Line的长度倍数。PB+-Trees比较特殊的是在整个系统实现过程中,引入了Pre-fetching,通过加入一些额外信息帮助系统预取数据。

PB+-Trees倾向于采用扁平的树来组织数据,论文中给出了它Search和Scan的性能,其中Search性能提高1.5倍,Scan上提高了6倍。处理Search时的性能相比CSB+-Tree,PB+-Trees的Data Cache Stalls占比更小。

另外一个性能对比是,当没有采用预取时,读取一个Node大小等于两个Cache Line的三级索引需要900个时钟周期,而加了预取后仅需要480个周期。PB+-Trees还有一个实现是,它会在每个节点加上Jump Pointer Array,用来判断做扫描时要跳过多少Cache Line以预取下一个值。

Bw-Tree

Bw-Tree是Hekaton系统中使用的索引,基本思想是通过Compare-and-Swap指令级原子操作比较内存值,如果新旧值相等就更新,如果不等则不更新。比如原值为20(存储在磁盘),而内存地址对应30,那么要是把30更新成40就不会成功。这是一个原子操作,可用于在多线程编程中实现不被打断的数据交换操作。

Bw-Tree中存在Mapping Table,每一个节点都在Mapping Table中有一个存储位置,Mapping Table会存储节点在内存中的地址。对于Bw-Tree来讲,从父节点到子节点的指针并不是物理指针,而是逻辑指针,也就是记录在Mapping Table中的位置并不是真正的内存位置。

Bw-Tree采用的设计是节点的更新并不是直接修改节点,而是通过增加Delta Record(增量记录)来保存修改的内容,然后在Mapping Table中指向Delta Record,如果有新的更新就继续指向新的Delta Record。在读取一个节点的内容时,实际上是合并所有的Delta Record。因为对Bw-Tree的更新是通过一个原子操作来实现的,发生竞争时只有一个改动能成功,因此是一种Latch-Free结构,只需要靠Compare-and-Swap就能够解决竞争问题,不再需要依赖锁机制。

Adaptive Radix Tree

Hyper的索引树的设计采用了Adaptive Radix Tree。传统Radix Tree是一个前缀树,其优势是树的深度不依赖于被索引的值的个数,而是靠Search Key的长度来决定。它的缺点是每一个节点都要维护可能取值的子节点的信息,导致每个节点的存储开销较大。

而在Adaptive Radix Tree中,为每个节点提供了不同类型长度的格式,分别可以保存4/16/48/256等不同个数的子节点。Node4为最小的节点类型,最多可存储4个子节点指针, Key用来表示节点所存储的值,指针可以指向叶子节点,也可以指向下一层内部节点。Node16 和Node4 结构上一致,但 Node16 可以存放16个 unsigned char 和16个指针,在存放第17个key时则需要将其扩大为 Node48。Node48结构上和 Node4/16 有所不同,有256个索引槽和48个指针,这256个索引槽对应 unsigned char 的0-255,每个索引槽的值对应指针的位置,分别为 1-48,如果某个字节不存在的话,那么它的索引槽的值就是0。当存放第49个key byte 时需要将其扩大为 Node256。Node256结果较为简单,直接存放256个指针,每个指针对应 unsigned char 的0-255 区间。

比如说在这个例子里,我们要索引一个整数(+218237439),整数的二进制表示形式为32位,随后将32位bit转换为4个Byte,这4个byte十进制表示为13、2、9、255,这就是它的Search Key。在索引树中,第一层为Node 4,13符合这一层的存储要求,于是就保留在第一层节点上,后面的位数则进入下一层存储,下一层为Node 48,用来存储2;接下来的每一位都存储到下面的每一层。由于本例子中整数为4个字节表示,故共有4层。可以看到,每个节点的结构是不一样的,根据字节位数和顺序逐一存储,数值在这一层目前有多少个不同的值,就选择什么类型的节点。如果当前类型的不够用,可以再增加个数,每个节点可以容纳的 key 是动态变化的,这样既可以节省空间,又可以提高缓存局部性。

另外Adaptive Radix还采用了路径压缩机制,如果一条路径的父节点只有一个子节点就会将之压缩合并。Adaptive Radix之所以采用这样的索引结构,是因为每个节点的大小都等于一个Cache Line,所有操作可以在一个Cache Line的基础上实现。

OLFIT on B+-Trees

OLFIT on B+-Trees(Optimistic Latch Free Index Access Protocol)是HANAP*Time采用的索引技术,能够在多核数据库上保证CPU的Cache Coherence。在多处理器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中,多个CPU的Cache会缓存同一内存的数据。在内存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会先读到对应Cache再处理;如果缓存数据处理过程中内存数据发生变化,那Cache的数据会因与内存数据不一致而失效,Cache Coherence就是解决这个不同步的问题。

考虑这样一个场景:如下图所示,内存中有一个树形数据结构,由4个CPU处理,每个CPU有自己的Cache。假设CPU-P1先读了n1、n2、n4,Cache中便有了n1、n2、n4。随后CPU-P2读n1、n2和n5时,假设这个数据结构不是Latch-Free,如果在读的同时且允许修改,就需要一个Latch来在读的时候上锁,读完再释放。因为内存数据库中Latch和数据放在一起,数据虽然没有变化,但是Latch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会认为内存发生了变化。所以,当多个CPU读同样的数据时,只有最后一次读取状态是有效的,前序的读取会被认为失效。这就会出现即使都是进行读操作,但是因为Latch状态改变导致CPU的Cache失效。因此OLFIT设计了一套机制,要求写操作申请Latch,读操作不需要。OLFIT通过版号维护读写事务,每个CPU读前先把版本号拷贝到本地寄存器,然后等读完数据后,再判断此时版本号跟读前的是否一样。如果一样就继续正常执行,不一样就说明Cache失效。因此,读请求不会引起其他CPU的Cache失效。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内存数据库考虑的问题和基于磁盘的数据库是不一样的,没有了磁盘I/O的因素,就需要考虑其他方面对性能的限制。

Skiplists

Skiplists是MemSQL的数据处理引擎所用到的技术,它的最底层是一个有序的列表,上层按照一定的概率(P-value)抽取数据,再做一层列表。进行大列表搜索时,从最上层开始一层层递进,类似于二分查找,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所有对列表的插入操作,都是可以通过Compare-and-Swap原子操作完成,从而省去了锁的开销。

— 本文小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分别从数据划分,Partition/Non-Partition的系统差异和存储方式进行介绍,并对比了四款产品的实际实现。随后,介绍了六种内存数据库系统的索引技术,并通过例子简述了索引查询原理。下一篇文章将继续对内存数据库进行剖析,从并发控制、持久化存储和编译查询的角度,讨论内存数据库对于查询性能和可用性的优化设计。

注:本文相关内容参照以下资料:

1 . Pavlo, Andrew & Curino, Carlo & Zdonik, Stan. (2012). Skew-aware automatic database partitioning in shared-nothing, parallel OLTP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SIGMO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 DOI: 10.1145/2213836.2213844. 

2.  Kemper, Alfons & Neumann, Thomas. (2011). HyPer: A hybrid OLTP&OLAP main memory database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memory snapshots. Proceeding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195-206.  DOI: 10.1109/ICDE.2011.5767867. 

3. Faerber, Frans & Kemper, Alfons & Larson, Per-Åke & Levandoski, Justin & Neumann, Tjomas & Pavlo, Andrew. (2017). Main Memory Database Systems.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Databases. 8. 1-130. DOI: 10.1561/1900000058. 

4. Sikka, Vishal & Färber, Franz & Lehner, Wolfgang & Cha, Sang & Peh, Thomas & Bornhövd, Christof. (2012). Efficient Transaction Processing in SAP HANA Database –The End of a Column Store Myth. DOI: 10.1145/2213836.2213946. 

5. Diaconu, Cristian & Freedman, Craig & Ismert, Erik & Larson, Per-Åke & Mittal, Pravin & Stonecipher, Ryan & Verma, Nitin & Zwilling, Mike. (2013). Hekaton: SQL servers memory-optimized OLTP engine. 1243-1254. DOI: 10.1145/2463676.2463710.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69994106/viewspace-2754428/,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mysql如何查询数据库有多少张表
下一篇:mysql事务指的是什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