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证券白皮书,如何推动“开放证券”的发展理念落地?

知梧 854 2023-06-25

 对于券商而言,“开放”依然集中在服务能力、获客能力的拓展,尚未达到输出阶段。券商目前的机构服务生态圈建设情况如何?开放银行的模式能否复制?开放证券距离我们还有多遥远?

  在零售经纪业务向机构经纪业务的转型潮流中,券商的开放生态正在形成。

  据中证协2021年数据显示,77家证券公司将数字化转型列为公司发展战略,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也由零售经纪业务扩展到机构业务、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自营投资、中后台等多个领域。其中机构业务主要是为私募、公募、保险资管等持牌机构提供投资、研究、销售、托管、运营、产品设计、融资融券、衍生品、交易、风控等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据记者了解,在多家券商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中,或将机构服务业务并入数智金融部(原网金部),或单独设立一级部门,从而满足机构客户专业化、综合化、定制化需求。

  从近两年各上市券商的公开财报来看,中金公司(601995)、华泰证券(601688)、国泰君安(601211)、海通证券(600837)、方正证券(601901)都在发力建立机构客户服务数字化平台,以整合集团资源服务优势,提高机构客户综合服务能力,而申万宏源(000166)、中泰证券(600918)、兴业证券(601377)、招商证券(600999)、天风证券(601162)也致力于搭建机构客户服务体系,拓展机构生态圈。

  “开放证券”概念最早在2020年由国泰君安首次提出,定义为一种以平台化、生态化为导向,促进能力整合、构建行业价值共同体的发展理念。

  在开放生态方面,银行金融服务、技术能力的开放已成为其通过触达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范式。但对于券商而言,“开放”依然集中在服务能力、获客能力的拓展,尚未达到输出阶段。券商目前的机构服务生态圈建设情况如何?开放银行的模式能否复制?开放证券距离我们还有多遥远?

  量化私募服务生态圈初长成

  在券商的各类机构业务中,量化私募交易生态圈最先形成,而极速交易系统是券商服务私募机构客户的基础设施。

  过去,量化私募机构的交易需求难以被满足,传统交易系统速度较慢且稳定性不足。量化私募机构对加以系统的稳定性、速度、吞吐都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恒生电子(600570)、金证股份(600446)、顶点软件(603383)等传统IT厂商开始研发极速柜台系统,而券商机构也在传统系统服务商的加持下搭建起自己的极速交易系统。

  最先试水自研极速交易系统的券商是华宝证券,在2014年时任总裁刘加海就公开表示,中国资本市场会出现大量的量化交易和机构经纪业务,2015年开始,华宝证券就已打造LTS量化交易系统。2016年10月,中泰证券全自主研发的XTP极速交易系统上线,截至2021年末XTP系统聚集300多家私募机构,主流量化服务覆盖率达到90%,2021年交易量超过8.9万亿元人民币。此外,围绕量化交易自研极速交易系统的券商还包括华鑫证券、东方证券(600958)、申万宏源、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东吴证券(601555)、国联证券(601456)、天风证券等等。

  “过去中型券商想通过自主研发极速交易系统以差异化路线抢占量化私募机构,实现‘弯道超车’,但如今头部券商都已布局极速柜台交易系统,如何提供综合性的机构服务、优化产品生态成为券商的下半场。”某券商研究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券商在量化私募服务方面,已从综合服务、资金对接,一步步走向构建量化私募服务的生态。一方面,围绕极速交易系统,券商可为私募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带动融资融券、收益互换、托管外包等多个业务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覆盖主流量化私募后,将形成优质量化资产的聚集地,以实现资方对接,为量化私募寻求优质资产,最终实现量化私募客户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

  “IT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也是量化类私募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国外某头部对冲基金的集群算力可以排进全球超算前200名内,国内某量化私募巨头也投资数十亿构建自己的云算力平台。” 宽邦科技创始人梁举告诉记者,在提供一体化服务方面,券商逐步将柜台交易等核心业务迁移到云上,同时在部分业务开启云原生转型。

  云平台拓展券业服务生态圈

  量化私募服务的生态圈只是券商开放生态的一个缩影,在券商服务生态圈的建设过程中,机构通过业务上云、云原生转型拓展业务场景、提高研发一体化平台敏捷性。

  在2015年在广发证券(000776)首席架构师时,凡泰极客创始人梁启鸿即关注到欧盟和英国在开放银行方面的举措,并在公司启动了称为“开放交易”的项目。”国际券商传统业务一直就有所谓DMA(直接市场准入)业务以及相应的技术设施,基于此,我们想延伸一下,在核心交易系统外形成开放的API即服务,支持日益多元、丰富的周边生态,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的软件和买方机构的交易应用“,梁启鸿告诉记者,他认为这顺应了数字化连接、卖方赋能买方等发展趋势。“券商一直向投资者提供软件、提供电子交易服务,用今天的眼光看,券商就是SaaS服务商。从粗粒度的黑盒子软件,到DMA式的交易服务,到细粒度的API即服务,是一个日益精细化但高度灵活的技术演进,带来的是组装式业务的可能性,但这种能力需要建立在稳健强大的数字化基建基础上”。

  在信创金融云大势下,云计算、云原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券商在金融服务生态圈中“运营者”的角色转变。

  今年8月,华泰证券数字化运营部总经理王玲在公开发言中表示,应对市场的发展,华泰证券需要开发下一代的分布式全球交易平台,而一个覆盖全球交易市场的多品种、多资产的交易网络和平台是非常复杂的。王玲表示,未来的交易服务,会涵盖各种各样交易场景,满足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需求。这样一个交易云底座必须深刻适配行业应用场景,因此其将与火山引擎合作前端云上开发平台和框架,重点打造一体化建设以及调度建设等。

  值得关注的是,基于云平台架构,目前头部证券公司已有部分科技能力实现对外输出。如国泰君安通过开放金融云的平台和基础架构,以一站式场外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场外金融云”实现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万得、彭博等外部机构合作,从而为客户提供场外业务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监管层主导的行业云进一步夯实了证券行业的数字新基建。据记者了解,目前沪深两大交易所均已建立了金融行业云平台,其中,上交所与阿里云合作成立“证通云”,深交所旗下深证通与腾讯云联合打造 “深证通新一代金融云

  “行业云是接下来各行各业数字化进程接的发展重点,因为行业云是行业连接枢纽,是促进整个行业数字化水平提升的关键,证券业应重点发展自己的行业云。”梁启鸿向记者介绍,一方面,证券行业云熟悉券商业务现状,另一方面其受到监管信任,券商上云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从而防范信息泄露等风险。“在证券公司与行业外部的第三方企业合作过程中,行业云解决了原来多对多的问题,避免了同一家科技服务商对N家券商、一家券商连接N家第三方合作伙伴,作为行业级基建设施统一解决行业内外的数字化连接风险,避免了行业内参差不齐的安全技术水平导致的漏洞,对整个行业来说也起到降本增效、促进安全开放的作用。”但他也直言,目前行业云的落地场景尚未被完全挖掘出来,还是需要证券业在开放过程中共同关注实际应用场景。

  开放证券能否复制开放银行?

  证券业的开放生态已然萌芽,然而,谈及是否达到银行业的生态开放水平,多位采访对象向记者坦言,还存在一定距离。

  “券商机构业务服务平台目前只能说是‘协同’,还没有到‘开放’的程度。”某头部券商数字化转型相关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他认为,协同是整合机构已有的综合能力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开放是通过生态获得机构没有的能力,实现多边的结合。

  过去,银行的开放生态建设始于C端支付场景,基于API应用程序接口技术,将各类不同商业生态场景嫁接到开放银行平台上,从而为各类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一方面增强用户的触达,另一方面重构原有业务模式,实现业务创新。

  “开放银行的建设是B2C2B,相对容易实现,但开放证券侧重于金融生态圈的建立,是B2B的过程。”券商数字化转型专家包煜楠指出,开放证券需要平台与业务能力的输出,这对同业竞争激烈、科技产能不足的证券业而言门槛较高。

  某券商首席信息官同样向记者表示:“券商自身的科技能力建设还在起步阶段,这几年才在做数字化战略转型,投入也远远不如银行保险机构,谈对外输出为时尚早。”

  “开放银行和开放证券本身对技术基建的挑战都很大,并且需要相应的云化、SaaS服务商化的运维能力、安全风控能力。金融机构对自身作为科技公司的自我定位、观念和经营管理模式,都需要与时俱进的发生变化,把自己做成一家SaaS公司,我认为就是数字化转型。”梁启鸿表示。

  除了科技能力建设尚不完善,多位采访对象指出,开放证券面临最大的挑战,在于激烈竞争下机构技术开放意愿的不足,“如果我们输出自己的最佳实践经验,是否会加大同业竞争?又如何评估开放平台与技术带来的利润价值?”有券商金融科技相关部门人士提出疑问。

  今年10月,国泰君安与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的《开放证券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在“开放证券”这一发展理念的倡议下,证券公司、银行、保险等金融同业将逐步实现从竞争到竞合再到共生共赢的转变,在证券业多层次发展体系的构建中,不同类型的券商将着眼差异化的竞争能力构建。

  目前监管已明确鼓励金融业开放共赢的发展方向。在今年2月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指出,金融机构间需践行“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互联互通、成果共享”的发展策略。

  《白皮书》指出,通过证券公司之间在渠道、运营、基础设施等方面资源共享,可以实现行业整体效率提升,其中,综合型券商可提高自身平台利用率、丰富营收来源,深耕特色化“长板”的精品券商则可以借此提高运营效率,将更多精力与资源用于打造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

  “期待监管机构统筹搭建行业标准,同时行业云平台、头部综合型券商等发挥开放引领作用,加强机构间资源互通共享。”一位券商金融科技相关部门人士表达了他的期待。

进入“十四五”发展阶段,应对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和持续加剧的市场竞争倒逼,证券业正面临不得不变的关键节点,而开放合作将成为推动其转型的关键引擎。在此背景下,国泰君安创新性地提出“开放证券”的发展理念,将其定义为一种以平台化、生态化为导向,来促进能力整合,构建行业价值共同体的发展理念。

2022年10月10日,BCG携手国泰君安联合发布《开放证券白皮书2022》,就市场发展趋势、全球领先实践、关键路径指引、行业监管建言四个维度展开分析,以期与资本市场各参与方共创“开放证券”的发展新局面。

慎思明辨,解因释义

职责所在

证券业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中介,开放是证券业的天然“底色”

区别于银行业和保险业的间接融资模式,证券业直接连通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具有开放的天然“底色”。自从行业诞生以来,证券业通过开放发挥其“桥梁”传导作用,有效提升了资金端和资产端的连接广度与深度。在“十四五”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而证券业将承担更为重要的战略职责。无论是加快创新资本形成、倡导理性投资行为还是主动管理模式转型,都需要证券业的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加强资金和资产两端的连接广度与深度。

客户所需

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开放合作满足其专业化、综合化、定制化需求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快速扩容,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持续建设,投资者结构逐步机构化,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可投资产品愈发丰富。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复杂度快速提升,证券业客户的需求向专业化、综合化、定制化的方向演进。然而,受限于自身业务发展历程,大部分证券公司更多聚焦纵向的资源配置与能力建设,而这样的发展模式难以完全匹配客户需求的演进方向。证券公司需要进一步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转变过去仅关注内生性升级的发展模式,着眼于外向性的合作创新,加速对外开放融合。

大势所趋

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倒逼下,开放创新势在必行

证券公司面临来自行业内部和跨行业的多重竞争:一是证券业内的行业竞争激烈且“马太效应”显著,外资券商或将加剧竞争态势;二是证券公司在部分业务领域面临来自金融同业的竞争压力;三是数据和流量成为关键竞争要素,互联网模式抢占财富管理市场。面对愈发加剧的竞争格局,过往基于牌照、资本和渠道的竞争模式难以为继。证券公司需要扭转跑马圈地、零和博弈的发展思路,通过开放创新、合作共赢寻找破局之路。

因时而动:“开放证券”应运而生

应对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客户需求专业化、综合化和定制化的演进趋势以及愈发加剧的市场竞争格局,国泰君安在行业内首倡 “开放证券”——以平台化、生态化为导向,来促进能力整合,构建行业价值共同体的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存在以下几大关键特征:

  • 平台化:连接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平台架构,通过资源共享和网络效应,实现供需双方的低成本高效交互。

  • 生态化:多类别的参与方互联互通、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通过生态伙伴之间的合作模式创新,发掘整体业务价值的增量突破。

  • 能力整合:各参与方之间优势资源的互补与融合。

  • 价值共同体:各参与方的愿景共通、价值共创、利益共享。

“开放证券”的发展理念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更具有其时代意义,将从思维、业务和技术三个层面来指引行业转型的发展方向:

顺应“开放证券”在上述三个层面的发展方向,证券业将实现综合能力完善、科技数据能力升级和平台生态模式建设的三大升级变革。

格物致知,思之将往

“扩界”

固基础、补短板,强化服务能力

开放形态“扩界”,是基于企业对自身能力资源的全面梳理后,深度了解自身的强项及短板,相应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以扩充强化自身服务能力。

案例

美国某领先投资银行投资孵化智能数据分析公司,通过业务场景与科技能力的互补,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2018年,美国领先投行对该智能数据分析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其资本及业务场景的缺失通过与领先投行的战略合作得到补全,并借助其行业背书不断吸引金融投资者及客户,进一步加深其数据生态厚度,加快其数据模型的迭代速度。

而该投资银行则获得前沿数据分析能力的引入,在提升自身客户服务能力的同时实现投资收益变现。在此基础上,该投行借助创新孵化平台,持续吸引并孵化了一系列金融科技创新公司,如衍生品数字化科技公司、智能投研公司等。

启示:该投资银行与数据科技公司的合作是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典型案例,成功证明了能力互补与整合带来的双赢潜力。证券公司可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实现创新突破。

“破界”

延展业务边界,输出解决方案

开放形态“破界”是证券公司在夯实自身优势能力的基础上,着眼拓展服务能力边界、打破业务模式局限。将自身优质服务能力标准化、产品化,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案例

日本某领先券商将自身科技优势和中后台运营能力整合于子公司综合研究所,对外输出赋能第三方证券公司,实现规模效应。

该券商早在1970年代就开始通过综合研究所为同业机构提供共享运营服务,打造后台运营系统,覆盖了含交易执行与记账、支付管理、清结算管理、海外业务管理等全方位后台支持。自1987年推出以来,该系统被超过100家机构使用。后续,该券商进一步将该类型的服务延展至保险、银行、资管等其他金融行业。共享运营服务业务在2021财年营收高达1,029亿日元(约为54亿人民币)。

之后,其与多家知名银行共同合作,创设了开放金融投顾平台,集合证券及银行的一线顾问为客户提供全面财富管理咨询服务。该券商与金融科技公司共建综合性资产管理平台,软件可以接入不同金融机构的客户信息,用户可以实时获得名下跨机构的资产全景图。未来该券商计划进一步扩大平台的行业覆盖范围至保险、房产等领域,并向内加深自身对客户的全盘洞察,提供更贴近客户差异化需求的金融服务。

10月10日,国泰君安联合波士顿咨询公司(下称“BCG”)发布《开放证券白皮书2022》(下称《白皮书》),从市场发展趋势、全球领先实践、关键路径指引和行业监管建言四个维度展开分析和阐述。

“开放证券”是由国泰君安于2020年在行业首次提出,是一种以平台化、生态化为导向,来促进能力整合,构建行业价值共同体的发展理念。

“两年来,国泰君安联合发起开放金融联盟,创新发布STS智能交易、券源通、场外金融云等开放产品,共同创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协同交易所共建行业云链基础设施,践行‘开放证券’取得显著成效。”国泰君安党委书记、董事长贺青表示。

BCG全球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表示,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证券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开放证券”将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实现突破的中坚力量。希望以《白皮书》的发布为契机,推动行业内外更加开放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提升证券行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和效率。

根据《白皮书》,“开放证券”是大势所趋,主要背景在于,进入“十四五”发展阶段,应对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和持续加剧的市场竞争倒逼,证券业正面临必须要变且不得不变的关键节点,而开放合作将成为推动其转型的关键引擎。

借鉴海外证券市场经验,“开放证券”依据其不同的开放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种—“扩界”、“破界”、“无界”。“扩界”是聚焦巩固其核心竞争力,强化客户服务能力;“破界”是着眼拓展服务能力边界,通过开放合作输出解决方案;“无界”则是通过进一步的价值体系重塑,真正达到共建、共赢的开放价值生态。

那么,证券公司应如何推动“开放证券”的发展理念在实际业务场景中落地?

《白皮书》指出,证券公司需要明确拓展的关键路径,也就是从客户的需求痛点出发,基于自身的能力优劣势,寻找相匹配的合作伙伴,形成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同时,证券公司应从思维开放、业务开放和技术开放三个层面建立相应的支撑体系,保障“开放证券”的有效推广。

当然,“开放证券”的实现离不开证券业内、金融同业和科技公司的开放合作。

《白皮书》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言,一是证券业内资源共享,推动行业整体效率提升;二是证券业与金融同业优势互补,共建综合金融服务生态;三是证券业与科技公司深化融合,驱动金融科技携手发展。

为推动证券业的开放创新,《白皮书》建议监管机构,可加强开放方向引领、推进创新试点和完善合理容错机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券商软件架构设计:借助Finclip实现性能与灵活性的完美结合
下一篇:券商接口放开,证券交易数据接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