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以及小程序用户需求分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程序用户需求分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外卖小程序"分析报告
这几天一直在暗中观察同事们对这次"外卖小程序"项目的一些反馈,下面我会站在一个产品经理的角色对以下四个部分进行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用户行为分析、餐品本身、场景流程、个人建议
前置条件:在用户心理分析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均匀悬浮注意”,意思是需要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在观察者被访对象和观察对象发生了什么,“均匀悬浮注意”一样适用于我们的产品。由于分析不能受到个人主观意愿影响,需要形成较为客观、事实的分析,截止今天为止我并没有下过一次单,也不参与各种吐槽环节。
分析目的:通过多维度分析,找出项目中运营、程序、流程上存在的不足点,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用户行为及分析
先引入一句话--“ 一个产品对于用户的意义存在于他对这个产品所产生的反应之中 ”,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你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用户对同一个产品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产品经理必须通过各种设计手法, 缩短或改良使用者对产品的认知过程 。
我在南山办公,所以对南山的同事能观察到的行为举止包括有语言、表情、肢体语言、情绪等方面的因素,对于在福田的同事,我只能通过他/她在群里的吐槽进行表象的分析。以下列举出出现较多的场景:
场景一: A同事抱怨点了餐,在小程序上付了1元,但是却没有拿到他想要的那份餐品,于是另外一个B同事和A解释到可能是在一个测试时间段点的餐,所以数据被忽略了。A同事无法理解,我为什么付了钱却给不了我想要的东西。
分析:
A虽然是我的同事,但首先他也是一个用户,作为一个用户,A同事的抱怨理由依据都非常充分。
B同事也是我的同事,这个时候他扮演的角色是开发,在B看来你在测试时间段点的餐我也有充分的理由不计算到我实际的配送份额内。
这个场景引出1个问题:制造期望控制期望
1.针对"制造期望/控制期望"这个问题还原场景:A用户打开了小程序,小程序页面展示的是主流点餐页面,此时,在A用户的心理已经产生我可以选择餐品的感知,当A用户点击了下单之后,小程序制造了一个"确认订单"的期望,并且这个期望通过小程序的交互被用户所感知及反馈到大脑中,最后A用户支付了这1块钱,完成一个订单的销售闭环,此时此刻,我们给到A用户的期望---明天中午我能吃到通过小程序下单的那顿"雪菜小黄鱼套餐"。
2.A用户的期望是在对产品认知的过程当中一步一步的建立起来的,用户会在认知产品的场景当中,一直做着同一个事情---无限接近他所期望结果的操作。
结论: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在场景一中我们做到了第一步,通过小程序制造了A用户能吃上饭的期望,但是制造了期望总要去兑现,如何去控制这个期望让它得以实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的线上线下运营能力,沟通是否顺畅,如果中间缺失了一环,那么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出现。
通过这个结论我提出了一个建议: 特别是在当前程序并非完善的情况下, 沟通变得很有必要 ,打破沟通的屏障才能让整个项目运作更顺畅。其实作为旁观者的我来说,场景一中的根本问题是沟通问题,如果A同事提前知道测试时间段内下单的数据无效,就可以完全避免这个问题。同样,我们也不能要求我们的用户去适应我们带出来的问题,如果A同事这种情况发生在正式上线的情况,这个小程序会从此在A用户的小程序列表里消失,所以在项目运营层面来说,应该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只有内部沟通顺畅了,才能更加容易的切入我们中,实现“控制期望”。
场景二: 部分同事抱怨点餐截止时间不合理,这里我先不给出截止时间是否合适的结论,还是那句,客观的分析,成型的产品不应该是产品经理个人执念的产物,而是遵循市场规律设计出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否则产品生命周期会提前结束。
首先来看看某个同事A做的调查,
A同事:“你觉得提前点餐,你能接受吗?”
路人甲:“可以”
好,到这里为止我认为类似这种引导性问卷已经没有必要往下看了,因为这种问卷是基于引导式的场景提问了,除非这个场景是用户自己提出的,否则基于一个引导性场景做出的调研后面得到的反馈和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点餐本身是个随机事件(何时在哪个平台点哪个店铺的哪个餐品),既然是随机事件,那么调研之初就不能用这种直接切入的访谈/提问/问卷去做调研,如果是假设对方会提前点餐的前提下去做调研或者只能二选一,那么你调研的结论应该是和你的商业论证呈现惊人的一致或大概率一致。
这种随机事件调研最好的办法是观察/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不需要去提问,因为用户的行动是不会说谎的,你只要观察或者用数据得出结论即可,一旦用引导性方式提问,将会影响被受访者的本身意愿/甚至带偏。
在以前还没有做出外卖小程序之前,我得出南山这边点餐的数据(随机抽样,6个同事包括我自己,每个同事抽取12月的随机6个样本,因为当时大家都不知道年后要做外卖小程序,所以抽样规避了引导性的问题):
点餐时间样本:
1号调研对象:11:03 11:15 11:13 11:10 11:06 11:08
2号调研对象:11:00 10:58 10:55 11:02 11:03 10:58
3号调研对象:11:11 11:15 11:08 11:11 11:12 11:07
4号调研对象:11:22 11:40 09:30 11:08 11:24 11:05
5号调研对象:11:30 11:35 11:10 11:16 11:10 11:10
6号调研对象:11:10 10:55 11:12 11:08 10:55 11:20
从抽样数据来看,用户点餐时间最早时间09:30 ,最晚时间11:40,排除掉拐点3个方差范围外的离散点(09:30),得出结论,点餐高峰期和前期做外卖小哥接头采访(参考2020-03-05发布的《取餐柜调研分析》案例二第13条,如下图)的结论惊人相似,再把外卖小哥调研的12:30时间往前推40分钟(配送时间),得出结论,点餐高峰期是11:00-11:40,这个时间段也符合我们以上6个抽样调查结果的结论。
到这里为止,我们可以看到,用户的习惯点餐时间在11:00-11:40,和我们设置的点餐截止时间不吻合。
再看看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我们的产品设计控制来达到改变用户习惯的效果,下面继续分析。
首先,得知道用户习惯从何地/从何时而来,这里直接给出答案
1.用户习惯,在最初的需求解决方式中形成
2.用户习惯,在新的需求解决方式中展现
3.用户习惯,在新的需求解决方式中改变
然后回头看看,我们的这个项目是否满足以上三条,不着急,一条一条来分析。
在最初的需求中,外卖平台的上线是用来解决用户维度里面的“懒-贪-装”中的 “懒” (参考我《直播/视频行业分析》一文中所提到)
自此之后,外卖平台的上线已经解决了核心问题--- 如何将远距离的餐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 ,之后外卖平台核心的需求没有改变,那么就没办法满足以上第2、第3条。再回过头看看,核心的需求已经被美团、饿了么等各大平台占领了,那么用户习惯就已经被这两大巨头培养起来了,如果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我们产品设计来培养用户新的用户习惯会 出现两种结果 :
1.用户被层层的规则限制,呈现出漏斗形过滤,用户在每层漏斗中被筛选转化(可以参考电商的转换模型), 最终到达支付闭环的用户占比很少 ,这里指的规则包括所有和现在主流平台不一致的业务。
2.假设用户习惯被培养起来了,但是出现的复购概率不高。引用美团的数据,一个用户点同一家店的频率为3次/月,这意味着,大概一个星期会吃一次这个店的餐品。
然后这里举一个场景的例子:用户A平时使用美团/饿了么外卖点餐,习惯点餐时间一直保持在11:00-11:40,然后突然有一天,用户想起来要吃我们《塘食》的外卖,结果点进去发现此时已超过点餐时间,无法点今天的餐(因为我们的点餐截止时间不在当天11:00-11:40之内),此时用户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点击右上角关闭小程序,第二,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的小程序本身针对这种情况是有提示用户可以去浏览每周的其他餐品,于是用户就点了进入“每周餐品”的页面进行浏览,再之后的操作无法确定也无法控制。很显然,以上两种操作都对我们小程序很不利( 用户流失 ),因为我们没法控制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哪种情绪,会对小程序进行哪些操作,那换然之会进入到支付步骤的用户数更不能明确,如果我们有足够时间做埋点,可以大胆猜测这个数据会很惨淡。
那么回归我们的“外卖小程序”场景当中,我们解决了用户什么需求? 核心需求还是没有改变 ,远距离餐品送到用户手中,那么我们的餐品是定点进行领取,那么我们的目标用户就限定了在取餐点的短距离范围之内,如果一个餐品需要一个用户走很远的距离去取,那么这个和最初的需求所冲突,所以产品也会自动排除掉了一部分用户
总结了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假设用户距离我们取餐点太远,那么没有解决核心需求,远距离的用户直接会被过滤掉 。
2. 没有新的核心需求在市场上出现,培养用户习惯会导致用户被层层筛选
3. 小程序现有规则大概率影响到我们用户的复购率
到此,对于场景二的分析也完毕,得出的结论也比较残酷,虽然这只是我们自己公司的内测阶段,但在产品经理的这个岗位里有一句话“产品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又怎么能感动市场呢?”换言之,只有当我们自己用都觉得用得很舒服的时候,才有可能获得市场的认同。
针对场景二以上得出的结论,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
1.基于我们的取餐点附近进行重点的推广,比如南山可以推广赛西周边的几栋写字楼,距离远的用户很难驱动。
2.我们的点餐截止时间可以设置在11:00左右,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用户提早点餐或在11点前点餐概率很低,因为这个本身是个随机事件,在用户眼里,我什么时候点餐-点哪家的餐-点哪个餐品需要三个步骤,我们不能认为用户都会点塘食的基础上做假设。
3.优化一些点餐的流程,从业务流程上优化,比如缩短用户可感知的产品的路径(比如如何能获取到我喜欢的餐品在哪一天会出现),会复购的用户一般都是我们的忠实用户,所以我们应该更重视这部分用户的使用。
二、餐品本身
核心竞争力是产品 ,在我们这个项目当中,指的就是我们的餐品,下面列举2个关于餐品的实际场景进行分析
场景一: 我一直在观察着是否有部分同事不会点小程序的餐,想验证下这部分同事具有怎样的共性,结果我发现有三个同事是不点的(当然在利招下发通知必须点后,我可以认为这是外部环境因素而对产品数据结果造成影响,不过没关系,我还有前三天的数据可以做分析)。
A同事,看到餐品从楼下被领上去,会好奇凑上去看餐品的卖相,没表达任何不满或者嫌弃的意思,但没有点餐
B同事,被其他同事问及为啥不点的时候,直接来了句“这看上去一点都不辣”
C同事,我还是比较喜欢重口味的,这个我吃不下
结论: 以上就是三位不同的同事,他们具有的共性就是对餐品本身不感兴趣,我们主推的是江浙菜,那么必定会有一部分的用户不是目标群体,这部分用户在小程序浏览的餐品时候已经被过滤掉,自然不会产生订单,那么针对我们的餐品,我们是否需要做调整,如果不做调整我们该如何在运营上如何快速定位我们的目标用户呢?继续往下分析
建议:
如果我们需要做调整? 那么我们可能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我们目标区域内用户的主流菜系,对应做出调整。
如果我们不调整? 那么我们需要让我们自己的产品被标签化,让用户更容易感知我们主推的菜系,那么会在具有相同属性的用户群体当中进行裂变,而且产品的标签化是产品运营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显然在小程序当中,用户并不能通过快速浏览我们的主页获得这层信息,如果我们能在产品当中给用户打下某个烙印,第一,有助于用户快速识别我们到底是做什么菜系的,第二,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我们这部分用户的反馈当中,无需花时间、成本、精力去照顾我们的非目标用户。
场景二: 然后我们看看那些点了餐的同事的真实反映,这种反映包括语言、表情、肢体语言,我认为这些是最真实的体现,而在群里发表的意见并不一定是用户本身的真实意愿,所以在南山的同事我只考量这些客官因素
A同事,(猪脚饭),味道不错,就是分量少了点(还是笑着在评价)
B同事,这个饭分量太少了,吃不饱(带有抱怨的语气)
C同事,这个价格如果有优惠还行,外面的话就不是这个量了
D同事,这条鱼也太小了吧(脸上略有不满)
这些同事都很充分的角色代入了,没有因为是公司餐品而掩饰不满,非常好,我需要这种客观反馈
结论: 对小范围内抽样调研,如果出现反馈具有很多同一属性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如果投放到市场,会被无限放大,直指餐品存在一个问题:量少
建议: 对于多少,每个人评判标准不一,到底是多是少,需要量化,前期如果无法使用一些高额成本的量化工具,可以用某些固定容器作为参考标准进行量化生产,然后收集反馈,继续优化,再收集反馈,达到一个较为理想且大部分用户都能接受的一个量,然后通过这个量倒推成本,再对产品定价进行修改,希望定价方面要经过计算,不要靠感觉,这样以后万一定价出现问题,也容易追查到哪个评估的环节出了问题。 餐品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价值需要由用户来评判,我们首先给到的是优质的餐品,再去想别的事情(身边已有较多这种案例,哪怕是网吧楼下卖炒粉的,核心竞争力是这个炒粉是否满足广大用户的口味)
三、场景流程
对于用户来说,大概的场景是这样的:
1.某时刻我在小程序上点了某一天的某一个餐品
2.在某时刻我看到路边有人在做外卖推广,于是我扫码尝试去点个餐
我们只需要针对这两个场景去做分析就好了,复购/朋友圈/搜索的这部分用户符合第一个情况,拉新/递推符合第二种情况,基本上不存在第三种。
对于第一种,自己不做分析,自己分析自己的设计存在主观因素,当局者很迷,只能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为什么这样设计之类的问题,至于好不好不分析。
针对第二种,市场部在策划跟进,在这当中我也从市场部的得到了比如说易拉宝、产品外观设计这块的一些资料,但是具体如何推广的流程还没有具体获知,下面我举一些例子,通过市面上较为成功的案例倒推我们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
案例一:
下面是一个电饭煲(俯视图)
这个画面需要表达的是三个事情,第一,我可以控制温度,第二,我可以控制时间,第三,如果你想提起来,我还有个把手,至于怎么调整温度、时间,怎么拎起把手无需我做过多的说明。
分析: 反问一句,你是如何从画面中感知这些要素的,为什么你在调整温度时,会顺其自然顺时针去扭动,其实这个是用户心理模型当中的感知造成的,这里不深究,简言用一句,就是最简单的设计表达用户可感知的事情,所有多余不是核心的元素只会让用户在认知层面出现感知困难,比如我以前提过最好不要用弹幕形式做背景一样,视觉信息量大,变相没重点,用户潜意识会产生一种这个背景没有一个中心思想去表达,人的心里都是这样的,越复杂的事情越抗拒去看。
结论: 现在处于拉新阶段,无需把太多元素暴露给用户,先让自身产品打上一个“最硬核、最简洁”的标签(包括视觉、solgan、公司logo等),易于形成品牌记忆,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一句话搓中用户的,梅赛德斯--"The best or nothing ",携程--"携程在手,想走就走",碧桂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产品需要不断更新迭代,我们只需要一个亮点,让用户铭记于心就好。
四、个人建议
我们每天都会想到很多好玩的东西,每天可能都会发现市场上存在的空缺及机会,在商言商,我们有好的想法,就要想办法落地,落地需要更多的观察市场、分析市场、揣摩市场,站在产品岗--我需要站在一个较为客观的维度去给大家分析项目,时间宝贵,避免少走弯路,前期的调研分析必不可少,只有分析透彻了,才能做出顺应市场的产品。
今天老板问我,微信小程序现在市场大不大,让我去调查我应该怎么写调查报告?
您可以先调查下小程序本身的优缺点,先去了解小程序市场,再对同行同类别竞争对手的小程序销售表现做出分析报告,最后针对自身产品做出可行性报告,也可以通过做些市场调查问卷这些方式多做了解哦。
下面为您简单总结一些微信小程序的优点:
1、即用即走,方便快捷
小程序的核心特点就是“即用即走”,无需单独-和安装,在微信里访问就能使用,不会像传统
APP那样占用手机内存。
2、入口丰富,抓住流量红利
2021年腾讯发布一季度财报显示微信及WeChat合并MAU达到12.4亿,同比增长3.3%,以微信为核心的用户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目前微信小程序流量入口多达80多个,包括搜一搜、附近的小程序、朋友圈、社群等。
3、线上线下,全场景营销
微信小程序商城对于有实体门店的商家来说可以不仅可以通过线上推广获得流量和转化,还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像现在社区团购小程序线上下单、线下自提;又比如体验类的门店线下到店体验,线上下单配送等。微信小程序商城真正做到线上与线下打通,相辅相成,做到全场景营销,提升商家的业务效率。
4、降低成本,提升利润
如何降低成本、提升利润是商家最关心的事。很多入驻某宝、某团等第三方平台的商家应该知道不仅需要入驻费用,而且每笔订单还会抽取提成。而微信小程序商城制作和运营成本很低,除了找小程序服务商制作一个小程序商城需要几千元的成本外,几乎不存在其他的费用,成本大大降低,利润也自然提升了。
5、私域流量,培养粉丝
相比入驻第三方平台,小程序商城带来的客户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能够培养粉丝客户群体,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提升客户的复购率。什么是私域流量?简单一句话就是我们可管理和支配的流量。当我们把微信小程序推广出去后,可以通过微信社群+小程序的营销功能(如拼团、秒杀、优惠券等)相结合,把推广带来的流量运营好培养成我们自己的忠诚客户,再通过口碑宣传最终形成长期的固定客户群。
总的来说小程序商城的优点还是很多的,希望能够给到您一些帮助。
产品分析报告|番茄TODO-摆脱拖延症
前言:在手机不离身的时代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人们自律变得越来越困难,以帮助人们提高时间效率为主旨,时间管理软件应运而生。本文将从产品、市场和竞品分析等角度对番茄TODO进行分析。
目前的时间管理软件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1、以每日计划、列表清单为核心的时间规划类软件,如滴答清单;
2、以时间倒数日提醒事项为核心的时间倒数类软件,如倒数日、时间规划局;
3、以番茄工作法为核心的时间计算类软件,如forest、番茄TODO、潮汐等;
番茄TODO顾明思议就是一个以番茄工作法为核心的时间管理软件,主打学霸模式和强制锁机来拯救拖延症、提高时间效率实现自律,同时它也集成了未来计划、数据统计等功能。
三 、市场分析
根据易观发布的《数字用户行为分析2020年第一季度》可知,由于新冠疫情的突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行为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多日常行为迁移至线上,移动互联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平稳增长到达新高度。从具体数据来看,2020年一月,中国数字用户规模约为10.2亿人,环比上升0.12%,2020年第一季度互联网单日人均使用时长约为6.623小时,三月份单日人均使用时长更是接近7小时,超过一天中的四分之一时间。
疫情期间,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移动教育领域用户激增,同比增长37.6%。然而根据易观2019年的《数字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我们可以得知,移动互联网用户都把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社交,视频等娱乐上,而仅能有不到10%的时间投资在自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我的提升上。特别是疫情期间,大部分学生、年轻人更是缺少外部监督全靠自我约束,越来越发达的网络意味着越来越难的靠自我实现自律。
对于学生和年轻人来说,学习让成绩提高让自我提升让工作效率提高是努力不被社会淘汰必要的事,如何让这些人在现代发达的网络中摆脱诱惑摆脱拖延症是问题。
番茄TODO从这个问题缺口出发,借助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加上强制性学霸模式和强制锁机帮助用户摆脱拖延症,实现最大化时间的有效利用。
路径一:待办
路径二:立刻锁机
路径三:学霸模式开始待办
路径四:自习室
本次竞品分析选取的竞品为作为以番茄工作法为基础,同样以强制锁机功能为核心的forest。分析目的:通过两者的对比,发现产品的优劣汰,加以改进。
forest上线时间比番茄todo早两年左右,App活跃人数曲折增长,番茄todo在上线后逐步增长到2017年11左右,App活跃人数变化曲线和forest大致相同,并在18年8月左右超越forset,亲民的价格和优秀的功能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和青睐。
两个产品的用户经济结构大体相同,消费者超百分之六十都集中在中低层以下包括中低层消费者,所以在主要功能相差无几,用户体验差不多的情况下,番茄TODO更亲民的价格会比forest来的更加吸引用户。
业务功能比较
(1)对比番茄钟功能
功能上,forest打开软件直接点击开始就可以开启计时活动,开始后可以对这个专注活动进行命名分类。中途不可暂停,界面或计时风格不可更换,计时方式只有倒数一种,背景音乐需要解锁。专注成功可以获得金币和成功植树,若失败则该树会枯萎,forest这个产品抓住了用户的好胜心和强迫症这个心理,来帮助用户实现控制自己不触碰手机的目的,植树这个环节也可以强化用户的成就感提高用户粘度。
番茄TODO需要先添加待办活动,先设置一个工作内容才能开始计时工作,待办框背景系统会自动生成用户亦可自定义,计时风格有正向计时、倒数和记次数三种,非学霸模式可以中途暂停,可以自定义暂停时间、时间风格、锁屏后保持屏幕。学霸模式中途结束系统会弹出警醒语并回到页面继续计时,但用户可以强制退出,
(2)数据统计图
对比数据统计等模块,两者功能相似,但番茄TODO统计数据较完整,也可以按照个人的需求设置表格;时间轴这一部分番茄TODO增加一个日历模块方便查询日期;成就方面,两者都有勋章、个人排名模块,但forest的成就是一个单独入口,番茄todo是顶部拦的一个部件入口,而且forest相对于番茄TODO多了一个植树功能来增强用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由自习室功能模块的对比中,我们很容易能够看出forest从一而终简洁的设计风格,操作简单方便;番茄TODO一贯的用户个性化,相对于forest更多了一项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浏览或搜索加入无密码的自习室,避免了用户需要伙伴一起努力但是找不到的尴尬。
(1)添加待办、添加未来计划页面UI
在顶部栏的图标位置,我做了一点点顺序的调整,这是一个待办事项的页面,添加图标“+”应该比打卡的图标拥有更高一点的优先级,所以我将添加图标放在了打卡图标前。权限这个图标是用于指引用户如何在小米手机中设置产品的权限,建议将它放在“我的”页面中。同时在页面中我还添加了一个图标,让添加待办更显眼方便用户操作。
“未来计划”这个页面和待办一样,圆形图标原始位置在中间,当待办或未来计划事项增加足够多时,图标会随着条框往下移动。
(2)时间轴页面
在这个页面提供了用户日历方便查询日期以查看当天的专注情况,都是日历模块几乎占了一半的页面,当用户确定了日期后,想要仔细查看当天情况只能通过半个页面大小的窗口,特别是当天的专注次数特别多的时候,用户查看自己的专注情况变得更加困难。建议在日期栏添加一个按键可以展开日历或收起日历,即维持了该功能也保证了用户体验。
(3)海报库更新,配合主题颜色
如上图我们可以看得见系统的在线海报还是多年前的风格,当待办事项多起来的时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又不美观。根据该APP的使用情况,大部分使用者而为25岁以下的年轻女生,对APP的颜值外在也是有一定的要求,建议系统应该及时更新在线海报,以及根据用户自定义的主题颜色来生成该色系的海报,统一颜色会看起来更整洁美观。
(4)底部适配问题
我使用的是小米9,2340*1080px的尺寸大小,可以看到在“我的”页面中页面内容和底部栏是存在一定间隙的,可以发现番茄TODO产品存在的设备适配问题。
(5)待办与待办集合并
待办和待办集其实是一样的一个核心功能,但待办集相对来说多了一个收集待办事项功能。观察产品可以发现,当所有功能页面都显示的时候,底部栏就会显得拥挤。再者,通过路径图对比,更改后的工作路径更加操作简单快捷,减少了用户切换页面这个繁琐的操作。建议将待办和待办集功能合并起来,在待办页面即可以添加待办也可以添加待办集,待办可以拖拽到待办集中,在待办集中也可以将用户认为不合适的待办拖出来,而且保证数据依然保留。
6、外观设置、季度卡入口重复
在“我的”页面中,外观设置有两个入口,一个直接在页面中另一个在其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他设置内,季度卡也同样。没有必要设置两个入口,增加“其他设置”页面的累赘感。在右边所示的原型图中,将两个入口去掉,对部分事项进行分类和命名修改并按照事项优先级排列。
7、备份数据和设置
番茄TODO可以支持多设备,一个账号可以在多个设备登录,但是设备之间不同步,而且恢复数据会覆盖原有设备的记录。比如我在一台手机上使用了一段时间产生了一些数据,在iPad上登录同样的账号不会自动加载我在手机上使用的数据,需要在手机上先实行备份操作再在iPad上进行恢复操作,而且恢复操作会将iPad本来的数据覆盖掉。
番茄TODO强调用户个性化的产品特性,但是这个用户个性化的设置只能保留在本设备中,而且卸载过一次后重新安装软件,软件即使恢复数据了,用户先前的个性化设置也会丢掉,恢复默认的设置,用户需要重新进行私人定制。
这两个点会让用户摇摆,思考确定要继续使用这个软件吗?
8、学霸模式警醒
在学霸模式下,中途结束系统会弹出警醒页面提醒你,然后继续回到页面计时。警醒页面只会出现3秒,而该页面有四句话,一个跳转按键,一个帮助部件,3秒是不足以看完这些内容的,看不到这些警醒,激奋人心的内容,这个页面也没有多大意义了,建议是将时间三秒增加到8秒左右。
文章暂时写得较为粗略,欢迎多提意见
2019年Q1季度公众号数据分析报告
在过去的两年里,无论是从体量还是影响力上看,微信公众号已经从最初的野蛮生长逐渐转变为国内新媒体行业中最顶级且专业化的流量平台。回顾过去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几乎都会通过公众号完成事件发酵、深度解读和裂变传播的过程。与此同时,公众号也已成为广告主日常投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影响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微信官方对内容环境的监管力度逐年加强,低俗小说、黑五类、色情文章违规封号,打击诱导分享、三级分销等等举措,确保公众平台所输出的内容更加优质。
虽然近一年来短视频的兴起分散了用户的部分关注,公众号的文章打开率也在逐渐下滑,但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时代,图文和视频都是并行的双轨,对于内容创业者和广告主来说,只要以微信为主流的日常社交习惯不变,去中心化的微信公众平台依然是内容输出与变现的重要途径。
那么,在2019年初,公众号生态内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数据来看一看。(以下数据均来自西瓜数据平台已收录的500w公众号样本,仅供参考)
2019年第一季度 ,仍保持发文的公众号累计达175.6万个,累积发文量3.22亿篇,平均每月产出1.07亿篇内容。二月份受春节假日影响,实际发文篇数明显减少。
而这其中有80%的公众号头条平均阅读量在1000以下,只有万分之七的公众号(大约400个左右)头条平均阅读达到10万+。
从每月各行业新增公众号量来看,资讯、娱乐、情感类等是目前新进入公众号领域的主要行业选择方向,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几类公众号对热点的敏感度更高,也更容易创造出爆文。
另一方面,在Q1季度里,每月新增被封公众号总数呈下降的趋势,说明在微信官方严格整治的环境下,低俗、恶趣、利诱分享的文章数在逐渐减少。从被封的公众号分类来看,情感和搞笑趣闻类的题材更容易出现违规现象导致被封号。
截止2019年5月初,西瓜数据平台上已收录全国333个地级市的公众号。一季度各省份公众号数量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广东、山东、浙江、江苏、河南。排名第一的广东省Q1季度共发文856w篇,日均发文9.5w篇,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百万级大号:【粤知一二】、【广东共青团】、【故姐】等都隶属于广东地区。
在过去两年微信官方对小程序的一系列扶持举措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程序孕育而出,如果说公众号的核心是内容,那么小程序的核心则是产品。
在Q1季度所有发文的公众号中,共计有47265个(占比2.7%)公众号在其2084w篇(占比6.5%)文章中插入了小程序,累计曝光量达到23.6亿次。差不多在每100篇内容中有4篇会插入小程序,平均每个小程序可以达到110多次的阅读曝光量。同比3月份与1月份,小程序的绑定量也有明显上涨。
原文应用方面,Q1季度平均每月有20.4w个账号在362w篇文章中添加阅读原文链接。
从1月到3月份接入原文应用的数据来看,被接入公众号最多的应用分别是“掌中云”和“有赞”商城,而曝光量最大的站点是“有赞”商城和“腾讯网”,曝光量分别达到5.76亿和2.22亿。前十中有4个席位都是小说类别。
说完了流量方,再来看看广告方面,剧某媒介平台发布的2019第一季度数据显示,Q1季度传统媒体广告投放刊例消费同比下降16.2%、增幅下降11.2%,除了外部整体市场环境的因素外,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的投放资金被分配到了新媒体领域。广告主开始更多的把控效益,从原先看重品牌曝光逐渐转变为更注重实际转化。
在公众号领域,能做到内容即广告,广告即内容的媒体主大多是业内的kol,不仅培养出了一群粘性极高的粉丝群体,在带货能力上也是备受好评的。
2019年第一季度期间,在24个热门行业中投放最火的是教育培训行业,广告文章数占到总数的14%,一些众所周知的教育品牌都在其中;其次是招聘类型的广告,占比达到8.7%。
过去两三年,新媒体创造了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而许多教育行业的资深品牌方,也开始借助新媒体的流量和内容优势,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教育模式。从广告投放的趋势来看,转化效果可想而知。
从统计数据来看,整个Q1季度接广告数最多的是资讯类、其次是情感和教育类账号。这除了和广告主进行精准对标投放外,也和不同行业公众号总数有关。
整体广告投放量在经历2月份短暂下降之后3月份投放量略有增长。在每月广告文章中,头条广告文章数占比达到36%,次条占比21.4%,其余位置占比42.6%。
以上,就是本次Q1季度分析报告的全部内容。西瓜数据作为国内专业的公众号数据分析与监控平台,今后将不定期发布公众号生态相关的行业报告,借助大数据分析行业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
做餐饮小程序的优势是什么,前景如何
餐饮行业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的企业和商家开发一个小程序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通常能获得以下优势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1、提升店铺曝光率与知名度
对于餐饮行业的企业和商家而言,要想让更多的人到自己的店铺中消费,首先得让大量的人都能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而小程序就可以帮助餐饮行业的企业和商家做好这项工作。例如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1)小程序中的“附近的小程序”功能,可以让企业、商家直接向周边5KM范围内的微信用户进行展示。由于微信的普及非常高,因此企业可以让周边的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这样一来,知名度与曝光率就能够得到提升。
2、降低推广成本
很多餐饮行业的企业和商家为了获得更多流量,都会选择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但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不仅要缴纳:入驻费、保障金等多项费用。而且在平台上成交的订单,还要被抽取5%-20%的佣金。而小程序可以帮助企业和商家省下这部分费用,因为:
(1)小程序是企业和商家自己的平台,而在自己的平台上,自然不用缴纳入驻费、保障金等费用,也不用被抽取高额的佣金。这样一来,企业和商家就可以节省下一大笔费用。
3、降低用人成本
对于餐饮行业的企业和商家而言,往往需要安排专人负责:预约、点餐、上菜、收款等工作。在这个前提下,餐饮行业的企业和商家每个月都要支付一大笔人员的工资、福利等。而小程序可以帮助企业和商家节省一部分人工,进行降低企业和商家的用人成本。因为
(1)小程序可以实现:预约与排队、点餐、收款的功能。这样一来,餐饮行业的企业和商家就可以把这些工作全部交给小程序来完成,从而减少一部分人员的使用,进而降低自己的用人成本。
关于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和小程序用户需求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程序用户需求分析、小程序用户行为分析报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