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全球小程序生态大会地址的词条

网友投稿 1021 2023-01-1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全球小程序生态大会地址,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全球小程序生态大会地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微信公众号信息流里也有广告了,微信小商店也即将打通视频号

微信公众号信息流也开始出现广告了 。

大家在阅读订阅号信息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广告内容出现在信息流中,目前展现的形式和常读订阅号的展现形式较为一致,都是大图加内容的呈现,不过左上角会有灰色字体的广告字样。

据了解,目前订阅号信息流内的广告还处在灰度测试,并没有大量展现。

灰测用户在 24 小时内仅能收到一条信息流广告,不感兴趣还可以点击广告卡片左上角-选择“不感兴趣”,删除当前的广告卡片。

和公众号其他更新的功能都不一样,此次灰测的订阅号信息流中的广告,是腾讯广告的一个新入口。

这样的广告,在小程序上也出现过,都是比较保守的展现广告。在小程序上打开的时候,会有一个开屏广告,和APP的开屏广告十分相似。

但区别在于,APP的开屏广告错过后就没办法再点击查看了,再次打开的时候可能就换成另外一个广告了,而小程序的开屏广告 点击右上角 「...」 后还能看到封面广告的更多信息,而这种模式对客户转化效果要比APP好很多。

现如今,微信已经成为了腾讯广告收入最大的增长引擎。

你可以在朋友圈看到 4 条信息流广告,可以在订阅号信息流中看到和图文相似的广告形式,还可以在小程序看到和APP相似的开屏广告。

腾讯也表示:“ 微信生态正重新定义中国的网络广告,令广告主可在其私域,例如公众号及小程序,与用户建立关系,使其投放可有效维护长远而忠诚的客户关系,而非只是单次交易的广告投放。 ”

也就是说,微信生态将是未来众行业广告投放平台的一个重点选项,推广人员除了运营好现有的推广平台外,还要将推广目光投向微信平台,其商业化潜力是十分强大的。

不过对于用户体验来说,特别是对于订阅号中那些未星标的公众号来说,信息流广告开放测试后,用户会在24小时内收到多条广告,会不会因为对广告的反感而对公众号或是对微信生态产生反感?这也是微信必须考虑的问题。

除了公众号信息流测试广告内容外,9月9日微信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首先开场的微信专场上对外表示, 小商店功能即将会打通微信内各个流量场景,包括视频号、公众号等。

与此同时,还将引入服务商、提供更多的经营工具、广告工具等服务。

如此就和我们之前预测的内容一样,微信势必会打造“ 视频号+直播+微信小商店+社群+朋友圈”的新型电商闭环。

用户可通过群直播向群成员进行实时视频,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大家惯用的第三方群直播工具,而且群直播功能拥有“群强提醒”优势,可以保证用户不会因为消息刷屏而找不到直播入口。

群直播搭配微信小商店使用,就是一场面向精准用户的直播带货,实现场景垂直化,缩短用户的购买路径,提高转化率。

同时利用朋友圈、公众号等私域流量做宣传推广,从而推动销量,为商家、运营者们焕发出更多商机。

原文: 注意了!微信公众号信息流里也有广告了,微信小商店也即将打通视频号

生态地球化学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1.基本概念

农业地质(agro-geology)是地球科学与农业科学相结合而衍生的边缘学科,周国华等(2007)提出,农业地质是以农业生产及其发展需求为动力,将地球科学理论与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与农业发展的应用性学科。其实质就是将岩石、土壤、水、生物等环境要素及人类生产活动作为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有机整体,研究系统内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变规律、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关系,目的在于解决农业生态系统不平衡及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随着农业地质的迅速发展,农业地质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不断拓展,不同时期农业地质的内涵不尽相同。

生态地球化学(ecological geochemistry)一词1988年首次被使用。国内生态地球化学术语2004年才明确提出,其结合生态学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更符合我国实际的生态地球化学概念。生态地球化学是依据地球化学循环理论,采取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和地球系统评价技术路线,研究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分配状态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杨忠芳等在此基础上将生态地球化学概念更具体化,认为生态地球化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中化学元素及化合物地球化学分布、分配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并对其所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与预测的一门科学,是生态学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它主要包括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的工作内容。

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是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球化学调查研究本是地学范畴的问题,但是当大量重金属元素被粮食、蔬菜、水产品等吸收,影响到农业土壤、农产品安全和绿色基地建立,即转化成为农业问题。所以,近年来我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主要集中在农业地质的调查评价方面。

2.主要研究内容

大农业(农、林、牧、渔)发展受到光、热、水、土、气、肥等自然生产要素的严重制约,而构造、地层、岩石、地形地貌等地质环境条件是决定或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农业地质调查就是要摸清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空间分布及分异特征,掌握地质背景与农业生态环境要素间的作用关系和影响模式,从而为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发展规划服务。

多数学者认为,农业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领域涉及土壤成因与特征,矿产肥料种类与储存状况,以及地下水行为与特征,但在实际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已远远超出这一范围。从农业地质的研究历史来看,农业地质背景、土壤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和水环境化学、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地质研究的中心任务。

近年来,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为我国农业地质调查的主体工作任务和核心研究内容,使农业地质发展成为以地质学、地球化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地方病学、生物工程学、环境工程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地质背景、生态地球化学研究为核心,综合应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在系统调查与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与决策规划直接指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安全农产品生产、土壤改良与平衡施肥等农业生产,达到服务于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保障和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及其食用安全性、提升国家或区域数字化建设、国土资源宏观决策水平的目的。围绕上述目标,近些年的农业地质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农业地质背景调查是农业地质研究的基本内容。农业地质背景是指一定区域内对大农业生产和发展有着一定影响或作用的各种地质组成(特征)及有关地质作用的综合,涉及所有与农业生产和科研开发有关的地质特征及问题。如形成土壤母岩的组成和特性、成土母质的来源和性质、区域地质体和构造特点、地球化学特异性、地下水的赋存及水文地质特性、地形地貌发育情况、地表地质作用等,它们是决定农作物种植适宜性的基本要素。

2)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基础性工作,系统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地球化学样品及水地球化学样品,利用大型精密仪器测定样品中数十种无机和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编制有关地球化学图件,查明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分配特征,对发现的有关重要元素地球化学异常进行查证,为资源、环境、农业、生态等多个领域提供基础资料。

3)根据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大流域或经济区带内元素和化合物分布分配特征及元素异常,追踪异常元素及有机污染物的来源、成因特征;查明异常元素及有机污染物的迁移途径、输入输出总量和速率;研究土壤-植物间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与制约农作物生长和品质的元素含量及其赋存状态;对异常元素及有机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进行风险预测、危害趋势预警;对已污染的生态系统提出治理、修复和监测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地质和农业是两门古老的学科,各有其自身的内涵和发展轨迹。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土壤作为两个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架起了地质与农业融合的桥梁。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粮食不足、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各国地质工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也促进了农业地质的萌生与发展。

1.国外农业地质研究进展

“农业地质”(agro-geology)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学者法鲁(F.A.Fellow)和李希霍芬(F.V.Richthofen)于19世纪中叶提出的,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用于解释岩石风化与土壤的形成关系。20世纪初国际地质学界广泛注意了农业地质研究,曾在欧洲召开过多次国际性会议。1907年匈牙利皇家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从事农业地质研究的机构——农业地质部,该机构把土壤地质调查、填图和土壤成因与分类作为主攻方向。

20世纪的前50年时间里,先后有英美的地质学家著书讲授农业地质学,如1916年英国剑桥大学R.H.Rastll出版的《农业地质》、1946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F.V.Emeison出版的《农业地质学》。这两本书的初衷都是给从事农业研究的人员介绍地质学的知识,如岩石、矿物、构造等。这些都说明当时的农业地质主要是地质学的知识和认识渗透于土壤研究或直接服务于农业。

20世纪2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明确提出地理学就是人类生态学,促进了人地关系研究;20世纪30年代,K.Troll首次提出了“地质生态学”这一术语,现在一般把这一概念理解为研究作为环境系统构成部分和生物圈的物质基础的地质圈及其内在自然与人类活动成因因素影响下所发生变化的科学。区域生态地质调查工作以俄罗斯(苏联)做得比较系统,已经完成了俄罗斯全境内14张1:500万生态地质图。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环境地质学(Betzf,1962)逐渐兴起,相当多的农业地质问题被列入环境地质的范畴。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以J.Webb为首的地球化学家对北爱尔兰、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水系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测量,编制了主要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图并分析了它们对人类、动物、植物的影响。1969~1971年,美国在密苏里州进行了地球化学调查,目的是为流行病学家提供研究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关系的基础资料。直到1972年,美国地质调查所为了统一学科概念,将农业地质解释为应用于农业需要的地质学,勘查土壤的成因和成分、肥料矿产、地下水分布及特征等,属于应用地质学范畴。目前,在国外农业地质通常被解释为“服务于农业的地质学”。

20世纪70年代初期,苏联对稀有元素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结晶化学研究所对生态地球化学理论、方法及应用问题都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在西北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农业地球化学调查,为农业土壤的改良、土壤肥力的提高及农作物产量的增加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提供了可靠资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快速精确的仪器分析方法和“3S”技术的迅速发展,勘查地球化学在国际上正不断拓宽应用领域,俄罗斯等国开展了以生态环境评价、土地合理使用、成矿预测等研究内容为一体的区域地球化学环境的调查和评价,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意大利、芬兰、比利时、瑞典、印度、波兰、捷克、立陶宛、越南、印度尼西亚、韩国、罗马尼亚、苏门答腊、肯尼亚和玻利维亚等国家针对各自不同的问题,也广泛开展了区域地球化学环境的调查与研究。

2.国内农业地质研究进展

我国农业地质思想由来已久,古代就对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有较深刻的认识。早在周代《考工记》中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地气使然也”,可见早在2500年前,中国人民就认识到果树与土壤的生态关系;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有“地不厌高,土肥为上,锄不厌数,土松为良”的记载,是我国古代先民对农业与地质环境关系的一种最朴素的认识。但是,将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历史不过百年,这就是后来的农业地质学。

我国地质与农业的结合,也是从地质学指导下的土壤学研究和某些农用矿产调查开始的。随着农业地质的迅速发展,农业地质的概念含义和研究内容不断拓展,不同时期农业地质的内涵不尽相同。新中国成立以前,地质为农业服务主要侧重于农业经营和农学中所遇到的地质问题,例如,通过研究使数十种非传统农用矿物岩石尤其是磷、钾、硫矿等矿物肥料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作为土壤改良剂、饲料添加剂、肥料、复合肥料、畜牧渔业场圈干燥与除臭剂、农药载体、鱼池净化剂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农业地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农业地质工作主要集中在为农业服务的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农药农肥矿产勘查等传统领域。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家安全和生存的大问题。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的思想指导下,地质部门开展了钾矿、磷矿的调查与勘探工作,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开展了农田供水勘查、土壤侵蚀和盐碱化改良研究等工作。20世纪60~70年代完成1:5万和1:10万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累计约130×104km2。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地层、岩石和地貌等背景条件为研究对象的农业地质背景研究,探讨不同地质背景下优、劣势特产农作物及其与某些元素的关系,认识到地质背景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此期间地质矿产部或地方政府多次部署开展了以研究农业地质背景与名优特产为主的农业地质工作,以及新型矿物肥料和矿物饲料的勘查与开发研究。主要有山东肥城桃,平阴玫瑰、山东烟草、泰山(东北麓)板栗,四川柑橘,涪陵榨菜,河北省沧州金丝小枣,广西荔枝,柳州甘蔗及南宁的香蕉等等,项目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总结了不少理论认识,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和规律,寻找或发现了许多新的农林优势区,扩大了种植,也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1988年,地质矿产部向国务院报告了关于开展地质为农业服务的工作,掀起了农业地质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1:20万区域化探扫面资料开始应用于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研究了Zn,Cu,Co,Mo,B等在不同地区的含量与作物产量的对应关系,寻找产生生物生长缺陷和低产的原因,总结提出当地某些元素与相应作物生长的正常、过量或缺乏的阈值。类似的研究为微肥配制与田间投放提供了基础依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中低产田及草场的改造。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地质学成为研究热点;近10年来,生态地球化学的引入使农业地质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业地质”已经演化成“农业生态地质”。“农业生态地质学”已经不是早期的“农业地质学”的概念了,已经形成了一个边缘学科的雏形。199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了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向国际第30届地质大会介绍了我国农业生态地质研究的最新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九五”期间,地质矿产部在传统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增加了1:5万生态地质调查试点和1:5万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试点工作,如山东临淄幅、青州幅1:5万区域地质与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试点项目,河北流常幅、龙华幅1:5万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试点项目等,都是地质部门为给农业区划提供有效服务的工作。

第四阶段:21世纪是农业地质发展的鼎盛阶段。1999~2002年进行了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填图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在前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经验基础上,从2001年开始,我国先后在中、东部地区的近20个省区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开展了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省、部合作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沿海经济带、东北经济区(即“一带两域一区”)等区域进行农业地质生态环境总体评价,掀起了农业地质工作的新高潮。

总的来说,过去30多年是我国农业地质研究的鼎盛时期,涌现了众多的理论观点,方法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实践应用取得巨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李正积(1986)在《农业地质背景系统概论》中提出了“农业地质背景即农、林、牧、副、渔业等密切相关的地质体和地质营力作用的特殊综合”。冯群耀(1991)在《大农业地质学》中提出了“大农业地质学是以地质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农林等学科相关理论,研究大农业相关问题的边缘学科”。两者都强调了农业地质背景、矿物岩石及其地球化学成分与农业的关系。到了20世纪末期,成官文(1996)在《农业环境地质理论及其研究内容初探》中提出了“农业环境地质是一门研究农业地质环境及其环境中物质与能量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作用下活化、迁移、转化的变化规律和伴随这种变化规律的生物效应,并通过人为作用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地质环境实施时空优化、因素流动和物料平衡,使农业经济能持续发展、集约经营与科学管理的学科”。张宗祜(1997)提出了“农业生态地质是一门研究人-农业生产-地质环境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两者把农业地质的研究范围扩大到生态环境领域,大大拓展了农业地质的应用前景和社会功能。

三、农业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

迄今为止,农业地质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农业地质是从制约农业生产的客观自然因素出发研究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目前侧重于对农业地质背景及农业地质环境的研究及土壤的化学污染与防治、土壤地球化学、农业中的微量营养元素及土壤区划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农业地质研究需要把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社会圈紧密结合起来。农业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已扩展到国土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经济规划、地方病和地质灾害防治、可持续发展等众多领域,体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与农业地质有关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多部门协同作战成为农业地质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土壤化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生物学、毒理学、污染生态学、环境医学等学科领域在农业生态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赋存形态、活化迁移、转化循环、生物吸收累积机制、生物效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取得了大量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了理论方法体系,为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农业地质既是地矿系统拓宽学科研究,面向扩大服务领域的最好方向之一,又是农学部门结合地学知识,加深加快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因此不同行业的科技人员协同作战是必由之路。

2.系统研究特色农作物与生态条件之间的关系

农业地质背景是农作物特色品质形成的生态基础条件之一,在实际生产、科研中必须通过综合研究,获得足够的农业地质背景数据,系统地、完整地研究特色农作物品质与生态条件之间的关系,寻找起关键作用的地质背景因子,可以更准确地指导农业生产、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研究农业地质背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位置和作用,作者认为在以后的农业地质背景研究中,应该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广泛开展农业地质背景调查,综合各种地质因素,研究特色农产品与农业地质背景因子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同农业地质背景产区作物品质差异的原因;其次,在广泛开展农业地质背景调查的基础研究,对比分析优势农产区与一般农产区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土壤适宜性;最后,随着农业地质背景调查研究的深入,充分应用3S(GIS,GPS,RS)技术在农业地质背景调查研究中的作用,以避免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降低研究中数据的综合、提取难度,并提高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3.农业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

工业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种种影响和危害早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普遍关注,针对工业化污染的研究相对成熟,许多国家和政府已颁布法令制止有害工业污染物的任意排放,使工业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相比之下,工业现代化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到20世纪后半叶才引起人们的警觉,工业“三废”及城市生活污染物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大量施用,是导致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日益恶化,农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农业地质(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体系的构建已愈来愈被世界各国政府重视。许多国家尤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重金属、硝酸盐、农药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行为和影响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建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应的法令法规,严格限制化学品在农产品生产领域的使用范围和数量。同时,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大量基础性、应用性研究的基础上,实施了大规模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实时性监测;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的精准化、程序化及产品质量的即时性监测;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积极开展了相关内容的工作,加紧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防治农产品污染的政策和技术措施,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际农产品一体化进程。

我国由于受到经济、科技发展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在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将其作为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先后对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在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污染物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效应、农业区划布局等方面开展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工作,并在有机氯农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作用规律,镉、汞等重金属及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迁移转化机制与防治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进入“十五”期间,针对当前加强农产品安全管理的形势及适应加入WTO的迫切需要,我国正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研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治、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在我国首次将生态农业、食品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列入“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研究和制定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等国家标准,将我国农产品(食品)安全纳入《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以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为主线,开展科技攻关。

4.与农业地质相关的基础性、应用性研究不断深入

美国、英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对重金属、硝酸盐、有机氯农药等在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中的污染现状、发生规律、迁移富集过程、循环转化机理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策略和治理途径等各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农业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为面源污染,因其涉及面广,过程、机理复杂,这方面研究相对滞后。国外对重金属在土壤和植物中的迁移富集规律、氮磷水平及潜在的面源污染、有机氯等有机物污染、信息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相关研究目前基本上集中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研究的土壤基本上为旱地,对湿地土壤和水田土壤的研究尚不足。

在农业信息系统开发方面,发达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正迅速伸向农村和农业,利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集成优势,在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系统、生猪管理系统、名优果树新品种、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畜禽饲料专家配方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尤其以美国、日本、西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完成了农业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后已经进入农业信息化时代,建立了AGRIS,CABI,AGRICOLA等为主的三大著名国际农业数据库及国家食品安全数据库(National Food Safety Database);卫星数据传输系统已被农业生产者广泛应用,使农业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5.农业地质评价方法技术研究方兴未艾

长期以来,地质、农业、水利、环保、气象等部门从不同专业角度出发,形成了岩、土、水、气、生物等介质的调查和研究方法,制订了相应的规范规定。但这些调查和研究工作多从部门与学科专业角度出发,调查研究的介质要素相对单一,分析测试指标较少,不少方法技术主要适用于局部性、专题性研究目标。与传统的单学科研究、实验室试验、局部调查评价有所不同,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一项包括区域和局部多尺度、水土生物多介质、调查研究相结合、基础性和应用性兼顾的复杂系统工程。岩土地质背景、气候、植被、生物、地形条件等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及其质量状况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需要有一套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的评价方法技术体系予以支持。因此,近年来针对环境质量、污染程度的评价方法模型,特别是综合考虑多环境要素,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包括评价的框架思路、指标体系、标准依据、方法模型已成为当今生态环境科学的热点研究课题。

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驳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拓展资料

分类原则

1、分而用之

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

3、2、因地制宜

各地、各区、各社(区)、各小区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的能力、居民来源、生活习惯、经济与心理承担能力等各不相同。 [2]

4、自觉自治

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

5、减排补贴 超排惩罚

制定单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标准,低于这一排放量标准的给予补贴;超过这一排放量标准的则予以惩罚。减排越多补贴越多,超排越多惩罚越重,以此提高单位和居民实行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的积极性。

6、捆绑服务 注重绩效

在居民还没有自愿和自觉行动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资源又不足时,推动分类排放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企业介入。但是,仅仅承接分类排放难以获利,企业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绑服务就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将推动分类排放服务与垃圾收运、干湿垃圾处理业务捆绑,可促进垃圾分类资本化,保障企业合理盈利。

垃圾分类回收说难不难,分而用之实为关键,因地制宜提供方便,自觉自治行为规范。

参考自料百度百科--垃圾分类  分类原则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资料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青藏铁路的概况】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正在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32公里。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南山口至望昆段路基基本成型,冻土试验段开工,实现了首战告捷。2002年完成投资53.2亿元;格尔木至望昆段线下主体工程建成,望昆至楚玛尔河段线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楚玛尔河至布强格段线下主体工程完成80%以上;6月29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今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截止7月底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3.9亿元,开工累计88.9亿元。目前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正在采取强化措施,铺轨架梁向高原腹地挺进,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和唐南段重点工程开工,全面攻坚战已形成高潮。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在青藏铁路建设和施工中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对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极为重视。朱镕基同志要求一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加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精神,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生态环境,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一草一木,精心保护我们祖国的每一寸绿地。为搞好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青藏铁路建设部门1日向记者介绍,经过青藏铁路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青藏铁路全线所有站线、辅助线轨道已铺设完毕。至此,青藏铁路全线所有轨道铺设全部完成。
据新华社报道,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正线1142公里的轨道去年已全部铺通。青藏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工程于2001年6月开工建设,将于今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沿线常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一半。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为960公里,其中翻越唐古拉山最高点海拔达到5072米。为了青藏铁路早日开通运营,青藏铁路全线上万名建设者,放弃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正在为青藏铁路建设奔波忙碌着。
专家称,青藏铁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快西藏、青海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出国容易进藏难”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铁路运输将大大降低进出藏客运和货运的成本。
“天路”通车将使“世界屋脊”不再遥远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货车试运行1日全面启动。这条铁路的开通将使270万西藏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包括他们的煮饭方式。
西藏自治区当雄县一户牧民的帐房前,16岁的藏族姑娘群桑卓玛笑着对记者说:“等火车通了,我们家烧火做饭就可以不用牛粪了。”
在茫茫的青藏高原,寒冷的冬季占去了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在漫长的8个月时间里,由于煤炭资源缺乏,牛粪是高原上牧民的主要燃料。然而,牛粪的长期、大量燃烧,剥夺了草原的理想肥料。
青藏铁路开通后,75%的进出藏物资将由铁路承担,从而改变以往公路运输运距长、运费高、损耗大的缺点。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紫外线强烈,常年积雪,气候复杂而著称于世。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战,在攻克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之后,青藏铁路已于去年全线贯通,并将于今年7月1日投入试运营。由于跨越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条铁路也被人们称作“天路”。
在世代居住于青藏高原的藏族群众看来,这条神奇的铁路不仅能够把高原上稀缺的煤运进来,把皮货运出去,兴许有一天,世代放牧为生的牧民们,还能坐火车去看看外面,他们与世界的距离将被拉近。
52岁藏民索措是拉萨一家小饭馆的老板。他说:“铁路通车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上老伴从家门口乘火车到首都北京游一游,再到更多的地方去看一看!”
旅游业专家认为,青藏铁路沿线将成为蕴含无限商机的“黄金旅游线”。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青藏铁路的开通将把“丝绸之路”与布达拉宫连接起来,成为中国西部新的黄金旅游热线。如今,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已纷纷与西藏就共同发展旅游业进行磋商。
索措说:“等各国的游客都进来了,我的小饭馆一定会更红火!”
据西藏社科院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预测,2010年到西藏旅游的人数有望达到528.24万人,旅游产业直接收入可达58亿元。2005年,西藏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0万人次,旅游收入为19.3亿元。
黄弟福还告诉记者,青藏铁路公司计划开通豪华旅游专列,途经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世界著名的景区景 点。
为帮助游客应对可能发生的高原反应,列车内将备有专门的供氧设备。建成后的青藏铁路还将使用红外线监控系统,在高原地段做到无人值守,保持全天候通车。
此外,公司还将启动垃圾集纳系统和垃圾收集专列,将沿途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运到拉萨或格尔木进行处理。
以青海省西宁市为起点、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青藏铁路,全长近2000公里。开通后的列车在一般路段的速度将达到每小时120公里,从格尔木至拉萨的乘车时间不会超过12小时。
青藏铁路2006年7月试运营提供两套供氧方式
2006年4月23日,据青藏铁路公司介绍,2006年7月1日开通试运营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行的列车,将为旅客提供弥散性供氧、氧气面罩供氧两套方式,尽量减轻旅客在列车内的缺氧状况。
青藏铁路公司副总经理马保成介绍,根据青藏铁路沿线缺氧的情况,青藏铁路公司将尽全力在列车车厢内营造舒适的“内部环境”,车内共设置了两套供氧方式,一套是弥散性供养方式,类似“中央空调”,这将使整个车厢内的氧气含量达到平原地区的80%%以上;另外一套供氧方式是旅客座位旁边设置的氧气面罩,若旅客感觉车厢内依然有缺氧状况,就可将氧气面罩摘下来直接吸氧。
另外,运营后的每趟列车内将配备一名大夫和一名护士,采取车内急救应急措施。
首趟“青1”次进藏旅客列车2006年7月1日上午9时从青海格尔木火车站始发,前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这是第一列发往拉萨的旅客列车,标志着青藏铁路开始全线通车运行。
高原“天路”全线通车 2006年7月1日,一个注定要被写入历史的日子。这一天,西藏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被改写。1日,青藏铁路庆典“青1”和“藏2”分别从格尔木和拉萨出发,火车第一次驶上了青藏铁路。2日零时13分,从拉萨开往兰州的青藏铁路“藏2”次旅客列车在经过13小时01分钟的旅行后,安全抵达格尔木。这标志着世界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2日零时31分,从格尔木开往拉萨的“青1”次列车安全抵达拉萨。从1日11时05分发车至抵达拉萨,“青1”次列车沿途经过45个车站,历时13小时26分钟。
进藏和出藏列车先后启动
1日7时20分,格尔木火车站。持有首趟进藏旅客列车——“青1”次列车车票的数百名旅客开始陆续登车。8时30分,旅客基本登车完毕。9时,车门关闭。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12名记者获准登上首趟进藏列车,进行随车实时报道。
1日11时05分,随着汽笛一声长鸣,“青1”次列车启程前往拉萨。
7分钟后——1日11时12分,从拉萨开往兰州的青藏铁路“藏2”次旅客列车也缓缓启动,驶离拉萨火车站1号站台,列车上有700多名乘客。
目送着汽笛声中缓缓远去的列车,专程赶来参加通车庆祝大会的藏北那曲牧民嘎央说:“从骑马、坐汽车到乘火车,祖辈们千年的梦想,没想到在我这一代竟成了现实!”
高原景色美不胜收
1日12时40分,首趟进藏“青1”次列车穿过昆仑山隧道;13时20分,过清水河特大桥。记者在现场看到,清水河特大桥四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大桥一眼难见尽头。列车到来时,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索南达杰保护站的文嘎、嘎玛等几名巡山队员向列车行注目礼。
此后,“青1”次列车先后经过玉珠峰、不冻泉、楚玛尔河、五道梁、日阿尺曲、沱沱河、通天河、雁石坪、布强格等车站……宛如一条长龙穿行在茫茫高原上,打破了亘古荒原的宁静。
列车一路南行。窗外时而下雨,时而飘雪,时而有彩虹出现。人们真正体验到了青藏高原“十里不同天”的天气。雪山连绵不绝,高原上特有的景色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占领”了不少数码相机存储卡的存储空间。
列车创造铁路史上新纪录
出藏的“藏2”次列车也是一路“过关闯将”,直向北行。
1日14时51分,经过310多公里的行驶,列车通过藏北重镇那曲火车站。
1日17时35分,“藏2”次旅客列车缓缓通过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车站。这是旅客列车首次通过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1日17时38分,列车以84公里的时速,平稳地穿越海拔5072米的世界铁路最高点。车上700多人有幸成为第一批搭乘旅客列车经过世界铁路最高点和抵达世界海拔最高火车站的旅客。
藏族旅客扎巴旺达说:“唐古拉这个连动物都难以生存的地方,火车能通过,真是奇迹。”乘客周军深有感触地说:“我站在了世界铁路的最高点,感到无比自豪。”
1日18时05分,首趟进藏的“青1”次和首次出藏的列车“藏2”次成功在布强格车站“擦肩而过”。人们一片欢呼,因为,这意味着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经历了旅客列车的完全检验。
西藏不再没有铁路和火车
“擦肩”之后,两列火车在接受过检验的铁路上各自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1日19时31分,出藏的“藏2”次旅客列车风驰电掣,顺利通过长江源头第一桥——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和沱沱河车站。20时23分许,列车到达风火山隧道。20时46分,列车通过楚玛尔河车站。21时45分,抵达清水河特大桥。22时20分,过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1日21时18分,“青1”次列车驶过那曲站,穿越藏北高原,直奔拉萨。拉萨城里,礼炮声声,烟花绽放,人们对列车翘首以待……
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使西藏自治区结束了没有铁路和火车的历史。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说,这必将为西部大开发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青藏铁路之最】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
青藏铁路起自青海省西宁市,终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
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标志性工程。格拉段北起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内的新兴工业城市格尔木,途经纳赤台、昆仑山、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北部高原上的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一路向南到达拉萨。它将穿越550多公里的多年冻土地段,全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最高路轨将横跨海拔高程达5072米的唐古拉山垭口。这条钢铁大动脉总投资262.1亿元,计划2006年铺通,2007年7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
巍巍群峰,绵绵雪域,茫茫戈壁……古老而神秘的青藏高原千百年来沉寂落寞。这里虽然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但过去由于受经济、社会、自然等条件限制,交通闭塞,物流不畅,高原人只能长期固守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直至1949年,整个西藏仅有1公里多便道可以行驶汽车,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桥、牛皮船和独木舟。
为促进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就着力研究解决进藏铁路建设问题。在经过1958年动工修建、1960年停工缓建、1974年挥师复建之后,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建成通车。
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一条铁路能如此给人以震撼和激动,在“除了月亮之外最神秘的地方”——青藏高原上,一条举世瞩目的钢铁巨龙正蜿蜒前行,它将突破生命禁区,穿越戈壁昆仑,飞架裂谷天堑……它以无可争议的事实告诉世人: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风火山隧道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青藏铁路青海境内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边缘,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490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也是青藏铁路重点控制工程。隧道所在区域地质复杂,主要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富冰冻土,还有裂隙冰、融冻泥岩等病害性地质。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气温零下7℃,寒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为“生命禁区”。隧道冻土层最厚达150米、覆盖层最薄处仅有8米,施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塌方,工程难度之大前所未遇。
风火山高原冻土隧道设计和施工中,研制、使用了适应冻土隧道施工的低温早强混凝土,采用了防水、保温等新技术和新工艺,攻克了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冰岩光爆等技术难关,掌握了高原冻土路基和隧道施工的有效办法,使之达到了国内外冻土隧道施工的领先水平。在风火山不良地质地区打隧道,关键是解决围岩热融问题。施工单位把攻克饱冰冻土地质施工作为首选目标,并借鉴国内外冻土隧道施工的经验,研制、投产了两台特大型隧道空调机组,形成洞内空气冷冻室和冷气空调室,把洞内温度控制在±5℃以内,从而解决了不同冻土地质条件下的热融问题,为确保工程顺利进展探索出了新路。先后购进了400余台(套)一流的高原施工机械,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风火山隧道是青藏线上浅埋层最长的隧道,为避免出现塌方,针对不同地质的喷护和支护提出了一揽子工法方案。在富冰冻土地段,采用大管棚加小管棚的双层超前超强支护法,利用中空锚杆和加温后的水泥浆锚注,使围岩上层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同时,实行“弱爆破,快支护、快初衬”,使富冰冻土区段得以安全通过。对裂隙冰地质,采用“先抢格栅架,快焊钢筋网,边焊边喷护”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对融冻泥岩地质,采取“用水玻璃进行双液注浆,首先稳定山体结构,待水玻璃与水泥浆凝固后,再进行谨慎开挖”,很快就制止了融冻泥岩的塌落,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
风火山隧道于2001年10月18日开工建设,2002年10月19日胜利贯通,标志着青藏铁路建设攻坚战取得重要进展。
位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边缘风火山的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4905米,是青藏铁路重点难点控制工程,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举世瞩目。
这座隧道地质复杂,主要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富冰冻土等性质的土质。当开挖隧道的第一声炮炸响后,凿通过众多隧道的中铁二十局施工技术人员,第一次见到饱含冰的土质,为之吃惊。隧道的冻土层最厚达150米、覆盖层最薄处仅有8米,施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塌方。风火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气温-7℃,寒季最低气温达-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之为“生命禁区”。风火山隧道有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个,是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多的高原冻土隧道,工程难度之大前所未遇。
2001年10月18日,风火山隧道开工建设。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加强领导,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科学组织,有关单位大力配合,按照“依靠科技、以人为本、注重环保”的指导思想,科学施工,严格管理,顽强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可喜成果。
开展联合攻关,突破重点难点。为了攻克高原冻土施工难题,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成立了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为成员单位的科技攻关领导小组,中铁二十局指挥部成立了以指挥长为组长的攻关小组,与铁道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冻土研究所、西南交大等单位联合攻关,先后在高原冻土隧道设计和施工中,研制、使用了适应冻土隧道施工的低温早强混凝土,采用了防水、保温等新技术和新工艺,攻克了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冰岩光爆等技术难关,掌握了高原冻土路基和隧道施工的有效办法。
坚持辨证施治,解决冻土热融。在风火山不良地质地区打隧道,关键是解决围岩热融问题。中铁二十局指挥部把攻克饱冰冻土地质施工作为首要目标,借鉴国内外冻土隧道施工的经验,与石家庄铁道学院共同研制、投产了两台特大型隧道空调机组,形成洞内空气冷冻室和冷气空调室,把洞内温度控制在正负5℃以内,从而解决了不同冻土地质条件下的热融问题,为确保工程顺利进展探索出了新路。
摸索先进工艺,推广先进工法。风火山隧道浅埋层较长,为避免发生塌方,他们针对不同地质的喷护和支护提出了工法方案。在富冰冻土地段,采用大管棚加小管棚的双层超前超强支护法,利用中空锚杆和加温后的水泥浆锚注,使围岩上层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同时,实行“弱爆破,快支护、快初衬”,安全通过富冰冻土区段。并对裂隙冰地质采用“先抢格栅架,快焊钢筋网,边焊边喷护”方法,取得良好效果。还对融冻泥岩地质采取“用水玻璃进行双液注浆,首先稳定山体结构,待水玻璃与水泥浆凝固后,再进行谨慎开挖”,很快制止了融冻泥岩的塌落,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
重视工程质量,提高劳动效率。他们贯彻“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面创优”的方针,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减少了质量通病,未发生一起等级安全责任事故。还先后购进了400余台(套)一流的高原施工机械,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度。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保障先行。风火山隧道内空气稀薄,严缺氧气。为确保队伍上得去、站得稳、打得赢,他们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技术难度、物资设备、医疗卫生等多方面保障出发。先后投入资金组建了拥有高压氧仓、B超等先进医疗设备的“工地医院”和9个基层工地卫生所,配备医护人员34名,形成了健全的二级卫生保障网络;他们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制建成3座生产、生活医用制氧站,向风火山隧道进行弥漫式供氧,每个制氧站每小时可产氧气20立方米,氧气纯度达到94%%,并在洞内安装了氧吧车,方便作业人员随时吸氧。解决了3000多名施工职工、民工施工、生活用氧难题。创造了参建职工和劳务人员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的奇迹。
2002年10月19日,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贯通,标志着青藏铁路建设攻坚战取得重要进展,铁道部特发电表示祝贺。2003年7月29日,隧道主体工程竣工。风火山隧道成功突破高原冻土技术难题,在国家科技部等单位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来源: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宣传部黄杨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约846公里已于1984年建成。将要动工修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从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火车站引出,过南山口后,上青藏高原腹地,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再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线路走向与青藏公路基本并行。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护区,因其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也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海拔4648米的昆仑山隧道洞口六月飞雪,一天四季,高寒缺氧,氧气含量只有内地平原地区的一半,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
奋战在这里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冒着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修筑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在冻土区进行隧道施工比在平原地区施工难度大得多。每到夏季,隧道内部温度上升,有时达7摄氏度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冻土容易融化,洞内时有冰渣掉下来,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了防止和减小冻土病害对隧道稳固性能的影响,在昆仑山隧道施工中采取了比平原地区多一倍的工序。在平原地区隧道施工只需在锚喷支护后,外加一层混凝土即可,但在冻土地区隧道施工,还需要设两道防水层和一道保温板,起到防水保温作用,最后再衬砌一道混凝土。这就相当于给隧道穿上了防水保暖衣,有效地解决了冻土隧道施工难题。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中铁五局四公司规定四小时轮班作业制度,每天向隧道内的工人提供足量氧气,并定期检查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在昆仑山隧道口,一条黄色的通风管道犹如一条缎带横贯隧道,这条缎带将隧道外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输入隧道内,确保了隧道施工的氧气含量。他们还将急救中心设在隧道口,并在工地建立了一座高压氧仓,员工宿舍也配备了氧气瓶。同时,每季度对职工体检一次,如发现身体不适者,立即送到格尔木治疗。
昆仑山隧道于2002年9月25日贯通。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
今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破土动工,这个车站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唐古拉车站位于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垭口多年冻土区,占地面积约7.7万平方米,设计为三股道。唐古拉车站建成后将主要适应列车会让的需要。车站由十八局下属的第六项目部承建。根据这个车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特点,工程设计中采用了片石通风路基。这种设计可以使冻土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以减少对冻土的扰动,达到有效保护冻土的目的。
唐古拉车站于2004年8月建成,届时,它将成为千里青藏线上的一大景点。
■我国最大的高原铁路铺架基地——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
从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起点格尔木市向南行进约30余公里,就来到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高原铺架基地—地处海拔3050米的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
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规模之大、技术含量之高,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都居首位。在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之初,这里还是黄沙漫舞、人迹罕至、一片凄凉。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的号角吹响以来,中铁一局500多名职工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顶风沙、风餐露宿,打响了人与自然的搏击战和铁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攻坚战,克服重重难关,扬起了青藏铁路起步的“龙头”大旗。
铺架基地从去年3月开始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钉联生产线从4月开始试生产。郭秀春说,南山口铺架基地承担着青藏铁路南山口至安多段的路轨铺架任务。青藏铁路所经线路横亘“世界屋脊”,由于高寒、缺氧、低压,加之坡度大、温差大、风沙多、雷电多等不利因素,给施工和运输带来巨大困难。当前,国内生产的铺轨机、架桥机和内燃机车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功率下降近一半,一般最大坡度适应能力为千分之十二,且因缺氧,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废气,造成环境污染。而青藏铁路设计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二十,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铁路铺架的一只“拦路虎”。为此,中铁一局调集了具有丰富铺架经验的专家,对国产铺轨架桥机械和内燃机车进行改造,提出了研制补氧增压设备,改造机械、机车车辆设备,预防严寒、风沙、雷电等一系列具体解决方案和措施。经改造后的铺轨架桥机和内燃机车,在千分之二十二的坡道上作业,动力性能良好,设备运转正常,环境污染极小。这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高原铺架技术上的空白,从而为青藏铁路铺架提供了设备保障。 关于全球小程序生态大会地址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全球小程序生态大会地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全球小程序生态大会地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怎么样(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怎么样知乎)
下一篇:素店APP运营模式是什么(素店app卖的是真货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