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生态美学案例(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怎么写)

网友投稿 770 2023-01-1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以及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怎么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怎么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环境中生态雕塑的设计

环境中生态雕塑的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环境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认识,雕塑的设计越来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雕塑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从生态雕塑中我们看到了人们更加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雕塑的设计不仅从观念还是从选材以及制作等方面都有别于以往雕塑。

一、生态雕塑不同于以往雕塑的表现

树立生态观念的雕塑我们可称为“生态雕塑”,生态雕塑同传统的雕塑设计思维和价值观念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雕塑突破以往单一的思维设计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多维的、复合的思维方法,生态雕塑具有多元综合的雕塑理念。生态雕塑包括多方面的含义,它不断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不断满足都市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文化的需要。无论是在雕塑观念还是在雕塑材料和雕塑技术方面都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多维性。生态雕塑从观念、材料到制作都具有更加明显的多元性,它的创作者也从个人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生态雕塑在审美观念上注重不同地区、民族的独特文化审美差别,强调不同文化、设计观念应交流和互动。

第二,生态雕塑强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雕塑家和创作对象之间不再是对抗性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式关系。生态雕塑家把雕塑不再看作是个人的创作行为,而是作为实施生态行为的一个载体,生态雕塑设计的任务就是为生态的改善服务。生态雕塑应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角度为出发点,从根本上降低资源和能量消耗,防止和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在材料的选用上和对资源材料合理运用的态度上,充分体现生态观念,和谐发展,运用环保的、无污染的材料,旨在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生态观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和切入点。

第三,在评价生态雕塑方面也改变了以往传统纯粹的形式问题和自律性问题,而是看这个生态雕塑与它周围的环境或者情境的相适应,生态雕塑好坏的判断标准在于生态文化观念和他律性上。换句话说,生态雕塑放在公共环境当中,它必须要和周围的建筑、环境和地域文化等相互协调彼此共生。

第四,生态雕塑不再是以往单纯的雕塑创作和雕塑艺术,它突破了传统规范的禁锢,不断地与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环境艺术、建筑艺术等相互渗透和共融。

第五,生态雕塑不同以往的雕塑,它具有很强的公共性,生态雕塑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的形式而存在。这种公共性在于强调艺术的共享,它和艺术的大众化紧密相连。生态雕塑的公共性不同以往的雕塑,它不是一种艺术风格、派别,而是一种社会公众意识和理念在雕塑领域的反映。

它具有社会公益理念和公共理念它关注大众文化和大众的审美情趣的演变。生态雕塑的设计、制作和欣赏都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它也正是由大众的参与才完成的。人们的参与欣赏、讨论、交流对生态雕塑非常重要,大众的认可与关注是生态雕塑公共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由传统的以个人创作为中心转变为以大众的认可反映为中心,这是雕塑艺术的一次重大变革。

二、生态雕塑的注重点

生态雕塑它改变创作思考的程序,雕塑家的思考重点从雕塑的体量、色彩、空间、尺度及与背景的适应性转到建成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入手,考虑材料的废弃、重复利用和再生使用,考虑制作使用时如何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对人体、环境的侵害等。这些新的生态审美价值取向为雕塑家开辟了一个新的创造领域。如今出现一种“垃圾雕塑”,把生产、生活的废弃物经过艺术家的构思、整理和组合创作为现代雕塑,既创造了美,同时又用环境观念警示公众,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生态雕塑它着重研究雕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它不同于以往传统的雕塑的风格论,强调雕塑的生态功能。生态雕塑的美学思想是集生态学、美学、雕塑学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美学研究体系。“它以审美生态思维为理论支点,以生态雕塑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平衡、生态和谐与生态雕塑、环境设计和生态美学的关系为研究内容,是一门以功利性美学客体为研究对象的新型美学,也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美学、技术美学、环境美学等诸种分类美学的多维美学综合体系。”

三、生态雕塑对人心灵的关怀

生态雕塑作为一门公共艺术、生态行为和社会行为,它不仅要不断满足生态雕塑审美主体的物质生活方面,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也就是说,物质方面生态雕塑要与自然环境生态成为共生关系;而精神方面生态雕塑要注重分析现代人的生理心理感受,重视信息适度和适应性原则,缓解不良环境给人的精神造成的生态失衡。生态雕塑应从人体工程学考虑,考虑人的生理特点,充分体现人性化特征,使雕塑欣赏符合人的生态特征,深入细微地考虑公共环境中人的欣赏活动和欣赏方式,这要求生态雕塑家要充分认识、理解和尊重公共环境的生态雕塑的空间环境,关照人的观赏角度和对雕塑的观赏尺度适应。

尤其是细部的处理,更要体现出对人生理、心理的关怀,体现雕塑与人的沟通,这是物质与生命之间关系的超越。非凡的细节体现出的正是雕塑家对艺术人性化的特殊感悟力和对人的细微关照。同时,雕塑家不能忽视人心理上的生态健康。许多城市中现代主义建筑泛滥,其单调死板的外观造成人的视觉饥渴和心情烦躁;建筑的彼此相似,街道模式的重复,封闭无窗的建筑内部空间,令人厌烦、单调和缺乏刺激的环境,造成人们无聊和寻求刺激的心态。

这些需要雕塑家不能只表现个人的艺术理想和生活体验,而要重视生态知觉原理和人的视觉心理,加强雕塑造型与环境形成的轶序感和韵律感,符合了人的视觉需求,有利于安抚调适都市人的心理紧张。再者,生态雕塑的创作主题和艺术造型的核心之一是接近自然。自然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之一,因此好的雕塑家会善于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把握创作元素中的自然意识和自然气息进行创作,尤其在嘈杂的现代都市,使人心理上靠近大自然的单纯、安详、合理、永恒,感受生命的美好,给予疲劳的都市人以心灵关怀。

四、生态雕塑的实例

生态雕塑在内容和理念上以生态和谐为目标,它更像是一次生态倡导行为,它一方面具备一定的审美形式,给人以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另一方面它又要具有生态效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有益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下面针对国内外的生态雕塑实例来说明一下生态雕塑所体现的环保观念和生态保护思想。生态“社会雕塑”家约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他在1982年第七届卡塞尔根据当代美术作品展上展出的《7000棵橡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波伊斯在6月19日画展开幕那天,在弗里德里希博物馆前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上种下了第一棵橡树,5年后他要在第八届卡塞尔国际当代美术作品展的第一天亲手种下7000棵橡树的最后一课。

波伊斯当时的计划就是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生态活动,在卡塞尔市区种植7000棵橡树,并且在每棵杏树旁边放置一个高1.2米的玄武岩石柱。1987年7月12日,第八届卡塞尔国际当代美术作品展开幕时,波伊斯的儿子索恩·文策尔在波伊斯的夫人爱娃·波伊斯在场的情况下,种下了第7000棵橡树。从此,卡塞尔有了一座可以生长的雕塑。卡塞尔希望这次植树行为体现一些根本思想——生态思想。《7000棵橡树》是卡塞尔实现他“社会雕塑”思想的一大成就,他旨在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唤起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

;

请结合实际案例阐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请结合实际案例阐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但具体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才是关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 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二、 完善法规制度。
三、 加强节能减排,优化产业及能源结构。
四、 发展科学技术。

福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有哪些

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2016年,福建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构建环保绩效考核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落实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实施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完善生态保护绩效与资金分配挂钩机制。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植树造林100万亩。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同时,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强化森林经营,发展林下经济,稳步推进国有林场等改革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层面有哪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建设实践有哪些

修订释出最严环保法
生态文明宣传力度空前
群众环保意识增强
环保行动,从个人做起

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有哪些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回圈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三是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四是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六是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
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八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路涧生态文明的主要措施是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援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回圈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回圈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溼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结合实际,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

一、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回圈、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内涵。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必将有力地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他文明的进步,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二、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我们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告诉广大民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和可靠保证,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规约人们的行为,推动人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进化。
三、严格执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要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要切实采取行政、法律手段对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处。要严格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加大惩处的力度。要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坚决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为了使破坏生态或污染环境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打击,必须建立群众参与的社会机制。同时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也是对 *** 履行工作职责的有效监督。

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大致是这些。。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针是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51-论文网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51-论文网
生态意识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51-论文网
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51-论文网
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回圈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51-论文网
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51-论文网
(一)经济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
大力发展回圈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回圈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 51-论文网
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 *** 、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51-论文网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51-论文网
(二)政治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 *** 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 *** 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 *** 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51-论文网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法治国家程序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调动人民群众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执法人员、环保产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51-论文网
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1-论文网
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51-论文网
(三)文化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51-论文网
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51-论文网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51-论文网
(四)社会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 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51-论文网
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群,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回圈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 51-论文网
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51-论文网
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举措是什么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这既是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就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所作出的庄严承诺。

非法采矿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如何区分主从犯的赔偿责任

: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在责任认定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意见,包括共同犯罪人是否承担连带责任、没收违法所得是否可以抵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请求、赔礼道歉是否可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等。刑事部分对 主从犯应分别定罪量刑,民事部分宜判决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但可以划分连带责任人内部责任比例 ;下游犯罪行为人一般不应对生态环境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资源价值与生态环境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属性不同, 不应互相抵扣 ;没收的违法所得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有同质性时,可以予以抵扣。赔礼道歉可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请求,以彰显生态环境的精神价值和公众参与的原则。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 环境公益诉讼 责任认定

因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系重要的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实践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存在两种程序进径, 一为检察机关单独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二为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前者的管辖法院一般为中级法院,由民事审判庭负责审理 ;后者的管辖法院一般为基层法院,由刑事审判庭负责审理 ;另有地方设置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庭,集中审理刑事和民事环境资源案件。由于审判组织不同,民庭、刑庭、环资庭审判人员裁判思路存在差异,导致环境公益诉讼责任认定存在分歧,该问题在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尤为突出,亟待统一裁判思路。
[裁判文书摘录]
[案例一]江苏省雎宁县人民检察院诉陶某等人非法采矿刑附民公益诉讼案[1]。陶某承包山林地,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安排李某等人负责记账和管理,并通过李某等人联系丁某等人组织运输车队、挖掘机等, 非法开采石灰岩矿石 182222.8 吨,价值 510 余万元。
检察机关对陶某等 9 人提起刑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
求法院判令陶某等 9 人连带承担治理费用 655 余万元、
恢复治理费用 3 万元并向社会公众公开致歉。法院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
[案例二]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检察院诉王某某等人
非法采矿刑附民公益诉讼案[2]。该案王某某系盗采团伙的组织者、指挥者,王某雪承担一定管理职责,赵某、张某、王某等 3 人系盗采行为帮助者,在多个地点非法开采矿石料。各盗采地点水土保持治理费用以及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和植被恢复费用亦已经评估,其中水土保持治理费用包括回填土方费用。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令王某某等 5 人分别对各盗采点连带承担水土保持治理费用以及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和植被恢复费用。法院判决王某某单独赔偿水土保持治理费用以及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和植被恢复费用,但扣除了回填土方的费用。
[案例三]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检察院诉陈
某等人非法采矿刑附民公益诉讼案[3]。该案陈某等人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在淮河、天井湖等水域盗采河砂, 盗采河砂价值有价格认证和审计报告确认。曹某等人大量收购、销售来路不明的河砂,明知他人非法采矿而予以转移、代购、代为销售。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非法采矿行为人赔偿国家矿产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法院认定陈某等人构成非法采矿罪,曹某等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予以定罪量刑并追缴违法所得,同时判决陈某等非法采矿行为人赔偿国家矿产资源损失(生态环境损失因无证据证明而不予支持)。
[案例四]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检察院诉 59 人非法捕捞、贩卖、收购长江鳗鱼苗公益诉讼案[4]。该案王某等 19 名鱼贩子和丁某等 34 名捕捞者因贩卖、捕捞鳗鱼苗分别被判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刑事判决查明非法捕捞鳗鱼苗共计 5000 多尾,非法买卖鳗鱼苗达 11 万多尾。经评估,鳗鱼苗实际交易价格每尾 18-39 元,其他资源生态系数 0.5-3 倍。泰州市人民检察院对收购者、贩卖者、捕捞者共计 59 人提起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赔礼道歉,连带赔偿生态资源损失共计 900 余万元。该案被告(通过代理人) 已经当庭公开道歉,法院判决主要收购者与相应的捕捞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850 万余元。
[争议焦点]
(一)共同犯罪人是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分歧意见之一,非法采矿罪的从犯是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案例一陶某等人非法采矿案中,法院认定非法采矿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提供运输、挖掘设备者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对恢复治理费用承担连带责任。而案例二王某某等人非法采矿案中,法院虽认定非法采矿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帮助者构成共同犯罪,但仅判决组织者即主犯对水土保持治理费用等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未判决从犯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分歧意见之二,下游犯罪行为是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案例三陈某等人非法采矿案中,非法采矿行为人和收购销售来路不明河砂行为人分别定罪量刑,但国家矿产资源损失由非法采矿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收购销售行为人并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案例四非法捕捞长江鳗鱼案中,收购者和捕捞者系根据组织和参与的犯罪分别定罪量刑,但收购者与捕捞者承担相应的连带赔偿责任,主要收购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二)资源价值损失是否作为民事诉讼请求
案例一和案例二非法采矿案中,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均不包含矿产资源价值损失,而是在刑事判决部分通过追缴违法所得处理,其诉讼请求主要为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案例三中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包括国家矿产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案例四主要为资源价值损失,包括鳗鱼苗资源价值损失和其他渔业资源价值损失。
(三)没收违法所得是否抵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请求
分歧意见一 :作为违法所得没收的矿产资源价值是否可以抵扣环境修复费用中的回填土方费用的问题。案例一中矿产资源价值作为违法所得予以追缴国库,同时环境修复费用亦全额赔偿,不存在抵扣问题。案例二中矿产资源价值作为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但环境修复费用中关于回填土方的费用,法院认为系与没收的矿产资源价值重复计算,故回填土方的费用不予赔偿。
分歧意见二 :没收违法所得是否可以抵扣资源价值损害赔偿的问题。案例三中刑事部分判决没收违法所得,同时附带民事部分判决国家矿产资源价值全额赔偿,不存在抵扣问题。案例四中刑事部分判决没收违法所得,附带民事部分判决生态环境资源价值损害赔偿时将刑事部分已经没收的违法所得予以扣除。
(四)赔礼道歉是否作为民事诉讼请求
案例一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提出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法院判决主文予以支持。案例四系刑事案件之后单独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提出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理由部分载明当事人已经公开道歉,故未作为判决主文内容。案例二和案例三均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未提出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法院亦未将之作为审理内容。
[裁判理由之法理评析]
(一)共同犯罪与连带责任问题
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数个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其中为犯罪行为提供工具(比如非法采矿挖掘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人,往往被认定为帮助犯,以共同犯罪论处。但是关于其民事责任,既有认定共同犯罪行为人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案例 ;也存在仅判决主犯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而帮助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例。
另外,环境刑事犯罪与下游犯罪之间数个被告人的民事责任亦存在分歧意见。比如非法采矿行为人与明知非法开采的矿石而收购销售的行为人,前者构成非法采矿罪,后者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而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上,有案例认为二者应相应的承担连带责任,而有案例仅判决非法采矿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1. 从犯的赔偿责任。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存在刑事部分已经认定构成共同犯罪,但民事部分仅判决主犯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形。案例二王某某非法采矿刑附民公益诉讼即持此裁判思路,其理由为 :刑事部分区分主从犯即是为了区分定罪量刑,实现罪责刑相一致 ;如果民事部分不区分主从而适用连带责任,责任承担上存在不公。刑事部分关于追缴数额已有判决,主犯追缴全部盗采的矿产资源价值,对于帮助型从犯,则追缴其提供机械和运输工具以及非法所得,鉴于刑事部分已经区分处理,故民事部分亦应区分处理,由主犯承担生态环境损害的全部责任。另外,受雇佣以经营性活动帮助犯罪的, 无论是定罪量刑还是确定民事赔偿责任,均应慎重, 如果受雇佣从事的系正常的经营活动,则对其评价应当尽量保持价值中立。
但是,如果刑事部分已经认定构成共同犯罪,民事赔偿部分却不承担连带责任,于法理有诸多不通之处。理由如下 :
第一,从法律规定看,帮助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 6 条明确规定,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刑事部分已经认定了为犯罪行为提供帮助的事实,则应当对损害后果承担连带责任。另外,刑事部分已经认定共同犯罪,而民事部分不认定为共同侵权,在法理上似有不妥。
第二,从归责上看,帮助犯构成犯罪,其行为具有违法性,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非法采矿具有刑事违法性,帮助从事非法采矿活动,具有明显的主观过错和违法性,即便是受雇佣从事违法行为,不应以雇佣关系免除其责任 ;即便帮助行为系经营行为具有价值中立性,如存在犯罪的主观认识,亦不应以经营行为的价值中立性免责。
第三,从责任承担看,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并不排除其内部责任分配。《侵权责任法》第 14 条明确规定,连带责任人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相应的赔偿数额。由此,刑事部分对主从犯分别定罪量刑,民事部分宜判决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但可以划分连带责任人内部责任比例。即共同侵权人虽然对外承担连带责任,但内部仍可以划分责任份额,如果主犯在环境侵权行为中所起作用大,参与程度高,对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力强,则应当多承担责任,这样可以保证主犯和从犯在民事赔偿责任上的公平。
2. 下游犯罪行为人的赔偿责任。环境资源类犯罪往往有其下游犯罪,因为违法所得的资源需要处置获利,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即为常见的下游犯罪。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案例中,多不判决下游犯罪行为人对生态环境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考其理由如下 :
(1) 下游犯罪行为人并不构成环境侵权案件的共同侵权。环境资源类犯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构成独立犯罪,即已表明二者行为具有独立性,应当独立承担责任。如果二者存在事前合谋,自可认定构成共同犯罪,此时才具备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条件 ;但如果二者不存在事前合谋,则成立上游犯罪和下游犯罪的关系,不具备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基础。再则, 环境资源类犯罪完成之时,生态环境损害后果已经发生,后续的下游犯罪并未增加生态环境损害的后果, 因此不宜判决下游犯罪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2) 下游犯罪中“明知犯罪所得”难以解释为包括对生态环境损害后果的明知。以非法采矿案件为例, 非法采矿同时侵害了国家矿产资源利益和生态环境公共利益,明知是非法开采的矿产资源而收购,可以认定资源损害在其明知范围之内,而对于非法采矿是否造成生态环境损害,似乎超出了下游犯罪行为人的主观认知范围,因此,即便可以要求下游犯罪行为人对国家资源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似亦不应要求其对生态环境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实践中亦存在判决下游犯罪行为对生态环境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案例,例如,案例四长江鳗鱼苗案中,判决认为收购是非法捕捞实现获利的唯一渠道,也诱发、推动了大规模的非法捕捞,收购者与非法捕捞者之间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链条,共同造成生态资源的损害。预防非法捕捞行为,就要从源头上彻底切断非法利益的链条,让非法收购、贩卖鳗鱼苗的共同侵权者付出经济代价,因此收购者应当与非法捕捞者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案判决下游犯罪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并无不妥,理由在于该案生态环境损害主要指生态资源的损害,即鳗鱼苗资源及其他渔业资源的损害,系收购行为的直接对象,收购者似乎在非法利益链条中居于主导地位。
(三)资源价值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害关系
1. 矿产资源价值和回填土方费用的关系。非法采矿类案件中,矿产资源价值损失为刑事追缴的内容, 因此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主要系环境修复费用。对于非法采矿场地的环境修复,一项重要的内容即为回填土方。在开采矿石的价值已经追缴退赔的情况,再行主张回填土方的费用, 是否属于重复赔偿,实践案例认识不一。前述案例二王某某非法采矿案中,法院判决认为属于重复赔偿, 因此在修复费用中扣除了回填土方的成本。此种做法值得商榷,理由如下 :
(1) 矿产资源价值与生态环境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属性不同,不可相互替代。矿产资源价值属于国家所有, 系国家财产和国家利益的范围,而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系公共利益的范畴,二者系不同的法益,非法采矿侵犯了两种法益,应对两种法益分别赔偿。对于矿产资源,国家是所有权人,而对于生态环境,国家可以视为信托管理人,让国家扣除其享有矿产资源价值,用以修复其管理的生态环境,显然会导致国家利益得不到完全赔偿。
(2) 回填土方系环境修复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扣除则影响环境修复工作的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首要方式是环境修复,所判决的环境修复费用系专款专用,专门用于修复受损的环境。环境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回填土方系其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判决的环境修复费用中扣除了回填土方的费用,则环境修复工程无法完全实施,公益诉讼恢复环境的目标无法实现。
(3) 民事赔偿责任优先于刑事追缴责任,应当首先保证民事赔偿责任的实现。《侵权责任法》第 4 条明确规定,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即法理认为民事赔偿责任具有优先于刑事责任的效力,追缴违法所得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刑事部分所确定的责任,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系民事部分所确定的责任,应当先考虑民事责任的实现。另外, 从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衡量的角度看,国家亦应尽量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的实现。
2. 没收违法所得抵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应当注意,资源价值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害并非泾渭分明两种法益,实践案例中亦存在可以抵扣的情况。前述案例四长江鳗鱼苗案中,法院判决认为,考虑到本案部分被告已在刑事案件中退缴的违法所得,属于破坏生态所获得的非法利益,在性质上与生态损害赔偿责任款项具有同质属性,故一审判决在本案生态资源损害赔偿范围内进行了相应抵扣。此处有几点需要澄清 :
(1) 生态环境损害如果主要系生物资源损失时, 资源价值损失与生态环境损害可以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生态环境损害数额的确定,首要的方法是依据环境修复费用作为标准,但是如果需要通过鉴定评估方法确定生态环境损害数额,则应优先选择替代等值分析方法,当受损的环境以提供资源为主时,采用资源等值分析方法,当受损的环境以提供生态服务系统为主时, 采用服务等值分析方法。[5]即通过资源价值评估生态环境损害时,二者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如果被告人违法取得的资源价值已经没收,则可以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应相抵扣。
(2) 没收违法所得兼具对违法行为的否定评价及对国家利益的赔偿性质。资源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没收违法所得或指没收被告人处置资源所得非法收入,或指没收被告人非法取得资源的评估价值,二者均系资源价值。没收违法所得上缴国库,主要体现的是对国家财产的赔偿。当然,没收违法所得固然包含有对违法行为的否定评价之义,但在资源类案件中亦含有对国家资源价值的救济之义,没收违法所得与损害赔偿并非截然分离。
(三)赔礼道歉作为诉讼请求问题
理论和实践有观点认为,赔礼道歉不应作为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目前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中出现的“向公众赔礼道歉”之诉求, 应当慎用。其理由如下 :(1)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仅限于赔偿物质损失,赔礼道歉系对侵害人格权的救济方式,属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因此,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诉请赔礼道歉的法律依据不足。(2)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系为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具体而言即生态环境和资源。以矿产资源为例,其权利主体系国家,并非具有人格利益之个体,并且矿产资源体现为经济价值,无法以赔礼道歉予以救济。再以生态环境为例,环境公益诉讼以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为第一要义,赔礼道歉亦于环境修复无补。至于环境污染事件侵害的自然人身体健康权和生活安宁权益,可由具体的自然人在私益诉讼中主张赔礼道歉。
但是,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不同于普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中提出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既有法律依据,又符合环境权法益保护之目的,也能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首先,从法律规范看,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属于特别法,特别法明确规定了赔礼道歉的责任方式,应当优先适用。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在于“两高”《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20 条的规定,该条规定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可以是刑事附带民事方式。而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方式及诉讼请求,仍应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该法第 18 条明确规定了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因此,在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中,也可以提出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
其次,从法益看,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所保护的法益系环境权,其与财产权不同,对于环境权采用赔礼道歉的救济方式并无不妥。侵害财产权,仅在特殊情形即该财产具有特殊纪念意义时,才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此检察机关为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鲜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是环境权的最高层次是精神性环境权益,其与人的人格性相对应,优良的环境可以成为人的精神活动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6]精神性环境权益展现了人的本质和能力,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直指人的绝对责任, 从而维护人的绝对尊严。[7]鉴于环境权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因此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中主张赔礼道歉,并无不当。

再次,从功能看,公开赔礼道歉更有利于实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公众参与的功能。生态环境涉及公共利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强调公众参与原则,此系公益诉讼要求诉前公告、立案公告、调解协议应当公示的原因。向公众赔礼道歉可以设计成为保护公众知情权的一种有效方式,即赔礼道歉的内容应当包括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公益诉讼的判决结果等情况, 尤其是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互相交织的场合,向公众赔礼道歉具有向公众提示环境污染的功能,受影响的民事主体可以选择提起私益诉讼。当然,公开赔礼道歉对社会公众亦有一定的警示教育意义。

从国内外风景园林发展历史的启示,谈谈你对我国目前风景园林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转)对我国当代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走向的思考
作者:吴祥艳
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设计分会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植物园北京京华园林工程设计公司承办的“第三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会”于2002年2月21~22日在京召开。本届交流会的主要目的在于“交流行业信息,反映行业发展趋势,综观市场结构变化,培养锻炼新人,促进我国风景园林行业的迅速发展”。笔者认为:会上交流探讨的项目不仅代表着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行业的水平,而且反映了我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走向,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 走向生态的设计
交流会上,无论是小尺度、局部地段的环境设计还是大尺度、区域范围的景观规划,设计师们都力求冠以“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型及大型的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中往往单独开辟“生态景观展示区”(或生态园林区),甚至有些项目本身即以“生态公园,生态...”定名。由此可见,对“生态设计”的关注已经成为当代风景园林师进行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导则。然而,究竟什么样的设计才能真正称得上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难道仅仅依靠“多种植物、引水入园、减少建筑小品和硬质铺地的面积”就能实现改善生态的要求吗?一些设计项目采取极具“人工性”和“装饰美”的“人工植物群落”代替原有的“自然植物群落”,并贴上生态设计的标签。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但与生态效益的改善无补,而且会造成对生态设计概念的误解。
近年来,国内园林专家及学者对“生态设计”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但真正有意义的实践项目却不是很多。理论研究固然重要,但理论的实践更应成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关注的焦点。不同尺度和层次的景观设计项目所处的生态系统圈层不同,生境系统中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亦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做到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惟有此,才能够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本届交流会上,王绍增教授介绍的“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基本生态原理及其在江门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即是建立在对城市生态机理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应该能够收到较好的生态效果。
生态设计不仅要调整好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良性循环,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而且要关注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正如没有一个通常意义的可实施的设计不考虑经济预算一样,没有一个可实施的生态设计可以不考虑生态代价,包括资源的消耗,污染的产生及栖息的地丧失”。设计师通过采取“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及能流和物流跟踪”等生态计算方式,增加对生态系统的敏感和关注,并尽可能的采用“保护、减量、再利用、再生”等手段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从而提高生态设计的综合效益。此外,还要考虑生态效果的评价,这是检验生态设计成败的关键。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国会就要求大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评估诸如大气、水质和生物学等受到项目的影响,其中还包括美学评价。
生态设计日益成为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但不能忽略其与文化及艺术的联系,“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湮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1]”。
2 走向文化的设计
本届交流会上讨论的25个项目,除去“生态设计”这一重要理念以外,设计师重点阐述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园林的立意构思,即项目本身蕴涵的丰富精神文化。
众所周知,意境的创造曾经是我国古典园林独树一帜的精髓:秦汉山水建筑宫苑中的“一池三山”模式即是古代帝王渴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的重要体现;清代江浙写意派山水园林中的“片山尺水、一草一木、楹联景题”都书写着园主人和造园家对待人生的态度和感悟。古典园林景观的文化底蕴给游赏者提供了一个“触景生情”的广阔天地。与古代造园师衣钵相承,成长于五千年华夏文明沃土的当代景观设计师,在经受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在关注园林使用功能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抛弃我国古典园林文化的优良传统,仍然在煞费苦心的经营着园林的意匠,力求赋予园林景观一定的文化内涵。例如,本次交流会上大庆石油化工设计院介绍的“九日-旭”广场,以“后羿射日”的主题文化为景观创作之源;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心介绍的保定环城公园项目则是以保定历史文化典故和历史地段之特色为主题,设计了8个主要景点。
园林的主题立意,即园林所要塑造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园林的灵魂,其定位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园林的存在和发展,也决定着园林本身的水平和地位。恰当的主题文化定位能使园林景观锦上添花,而不恰当地主题定位会使园林景观流俗,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郑元勋在《园冶》题词中论及:“‘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异宜奈何?简文之贵也,则华林;季伦之富也,则金谷;仲子之贫也,则止于陵片畦;此人之有异宜,贵贱贫富,勿容倒置者也。若本无崇山茂林之幽,而徒假其曲水;绝少‘鹿砦’‘文杏’之盛,而冒托于辋川,不如‘嫫母’传粉涂朱,祗益之陋乎?此又地有异宜,所当慎者。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否则强为造作,仅一委之工师、陶氏,水不得潆带之情,山不领回接之势,草与木不适掩映之容,安能日涉成趣哉?”。意思是说:园林的建造要因人因地制宜,假如本来没有崇山茂林的幽雅,而借用“流觞曲水”的美名,绝少“鹿砦”“文杏”的佳胜,而冒托“辋川别业”的雅号,正像“嫫母”涂脂抹粉,只能使之显得更丑。所以说造园如做诗文,必须文题相对,方能成为佳作,如果离题万里,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好文章。因而,景观设计师对园林主题的定位应该小心谨慎,将其建立在对园林立地条件——自然地理结构和精神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及对园林使用者行为心里特点的关怀上,而绝不是突发灵感下的偶得。此外,景观文化内涵的表达应该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应该过于抽象晦涩,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或过于具象,缺少含蓄美;或采用低俗的手段表达低级趣味的主题等等。
“走向文化的设计”是我国风景园林行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代表风景园林行业新时代的到来。早在1998年北京市园林局就明确提出了“文化建园”的方针,指出“文化建园就是深刻理解园林的文化属性,掌握各种园林的文化内涵,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展现时代文明风范的结合上,赋予园林城市建设和管理以浓厚的精神文化色彩,创造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园林文化[2]”。风景园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项实践性的造型艺术,作为新时代的景观设计师及从业人员,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景观的文化含蕴,而且要在设计实践中将其与生态的、经济的、使用的要求结合起来,创造出高品位的、具有时代特点的精品园林文化。
3 走向区域的设计
当代风景园林行业的从业范围已经大幅度的展拓,从传统意义上的造园(古典园林)发展到“大地景观规划”。汪菊渊先生在1998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论及“园林学的研究范围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目前包括传统园林学(即造园)、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与生态关系密切,是应现代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而出现的,尤其是第三个层次上的大地景观规划。
本次交流会上研讨的25个项目,基本上涵盖了上述三个层次,小尺度的造园项目,如建设部办公楼前环境改造设计;中间尺度的城市绿化项目,如保定高科技开发区河套绿化,大尺度的景观规划项目如沈大高速公路规划。无论哪个层次的规划项目,都不能脱离生态的要求和人本的思想,根本目的在于“把人类生活空间内的岩石圈、生物圈和智慧圈都作为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研究各景观元素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以便通过人的设计和管理,使整个人类生态系统(景观)的时空结构和能流、物流及信息都达到最佳状态”(俞孔坚)。
4 走向科学和艺术结合的设计
4.1 科学技术与风景园林的关系
(1)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传统园林行业的设计手段和研究方法 一方面,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将园林设计师从手工绘图的繁重作业中解放出来,代之以计算机辅助绘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绘图的准确性。互联网的普及,使异地设计师的合作成为可能。例如,1993年,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就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和俄勒冈州、内华达州、华盛顿特区的五个组织的设计师合作完成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区域景观规划研究。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安·L·麦克哈格(Lan.L.Mcharg)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区域景观要素的分层、叠加分析,为设计师更全面的把握环境的特质,并进行方案的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3]。
(2)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园林主题文化的变革信息社会、虚拟空间、人类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对待环境态度的变化决定了现代园林的主题创作必须适应现代人的行为心理需求。以传统园林的方式方法来约束现代园林建设是不合时宜的,现代园林必须在吸取传统园林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变革,反映并满足新时代使用者的欲求。
(3)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风景园林行业地位的变化,同时也引起了设计程序的变革 现代景观设计已不再是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附属,而应该走在两者的前面,甚至是同步进行。惟有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要求,以达到改善全球生态的目的。此外,科学的设计程序也是现代景观师思考的主要问题,对项目可行性分析的重视日渐凸显,设计师从立项阶段即开始与委托单位接触,为委托单位出谋划策,从而达到科学立项,科学规划设计和科学实施管理的高标准。本届交流会上北京多义景观设计公司介绍的“杭州西湖西进项目可行性研究”即反映了景观设计程序的日益科学化的趋势。
4.2 风景园林和艺术的关系
风景园林本身就是一门造型艺术,始终和艺术互相浸润,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着。高水平的造园就是一种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艺术对园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艺术(如绘画、诗歌等)为景观设计提供了场景范例(范本或蓝本)。18世纪英国的图画式风景园林和中国传统文人园林的建设无不从当时的风景画中吸收创作的灵感,或直接通过造园实体的组织来表现画意和诗情。
第二,艺术家(画家和雕塑家等)走出画室,脱离画布,亲自参与到现代园林的创作中,将景观和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景观设计作品。例如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大地艺术。还有一些艺术家在景观和艺术两个领域孜孜以求,有力的推动景观设计的革新和发展,典型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设计师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
第三,景观设计师从现代艺术理论中吸收营养,并运用到景观设计的实践中去,创造出具有强烈艺术境界的景观杰作。例如: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Peter Walker),受到60年代极简艺术的影响,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极简艺术特色的景观作品。本届交流会上研讨的一些项目也展示着设计者对景观艺术的追求,努力创造出高水准的景观作品。
综上所述,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师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当代风景园林发展的四个主要方向,并有意识地培养提高自身的“生态意识、文化观念、区域视野、科学和艺术素养”才能创造出富于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园林精品。 关于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和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怎么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怎么写、小程序生态美学案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SpringBoot集成cache缓存的实现
下一篇:小程序生态美学(微信小程序生态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