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开发者容易招致调查的若干行为

网友投稿 663 2022-11-23

苹果开发者容易招致调查的若干行为

苹果开发者容易招致调查的若干行为

少踩雷,不作死。

前言

最近越来越多的开发者遭遇了苹果审核万恶的 other 调查。可以看出苹果的调查触发频率是越来越高了。且很难找出规律。有时候是机器审核出app异常导致的调查,有时候是批量集中时间段的大规模调查。

如果是遭遇了大规模调查,那几乎大部分开发者都很难幸免,这不是你的错,是苹果的机制就是如此。但是也存在一些开发者自己操作不当导致。下边就列举一下容易触发调查的几个开发者行为。

上包次数过于频繁

鉴于现如今苹果产品审核日趋严格,很多开发者没有意识到一些不当行为带来的风险,还沿用过去所谓的“互联网思路“,想通过短快平的方式不断迭代产品来制胜,这个想法可以说已经落伍了。

现如今如果不是已经成为知名IP的“可信任产品”,或者有重大bug需要修正,一个产品的更新频率最好维持在一个月一次,或者两个月三次左右的节奏。这样的更新频率可以保证每次更新都能有足够的开发内容迭代,保证产品可以循序渐进的提高质量,也不容易出现审核风险。

有些开发者一个产品刚上架,如果数据足够好,就想快马加鞭更上一层楼,如果数据不够好,又急着想通过改动来把数据提上去,以至于一通过审核立刻提交新版本,一个月下来完成了三四次更新。

按照我的经验,更新频率过于频繁,在前期审核可能会非常顺利,但是会在某个时间节点忽然被苹果卡住调查,而从那个时间节点开始,你会发现你后面提交的审核越来越艰难,仿佛苹果有意不让你过包一样。

这种情况我和很多朋友交流,是确实存在的,我的理解是频繁上包最终触发了苹果对该产品可信任度的“降权”,从“白名单”产品,不幸成了“灰名单”产品。

大改标题

大改标题,指的是开发者在没有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的情况下,对产品品牌和名称进行重大变动。

例如你的产品原本名字叫“咸鱼 - 做一只没有梦想的咸鱼”,下一版忽然改成“懒猫 - 做一只偷懒的小猫”。两个名字之间几乎没有关联性,也几乎没有重叠的地方。像这种改名,如果你没有充足的理由说明,基本上很容易被苹果评定为你是在恶意通过关键字蹭流量,从而招致调查。

我们知道,一般一个产品立项后的名字是不会轻易改动的,容易稍作修改的往往是副标题的某些词汇,这才是一般意义上比较正常的标题改动。很多开发者因为上架了一个产品,发现标题所使用的关键词排行起不来,权重过低,就很容易心急直接换名。但是这么做是比较容易触发苹果调查的。

所以说,产品命名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最好一开始就定好,定好就不要乱改,否则后期改动很可能成本越来越高 — 当然了,一般来说也不会有很大风险,只是会给自己制造点麻烦罢了。

增加大量无用代码

如果你开发的一款产品有一些额外的功能还没有完成,但是屏蔽掉不影响上架,于是你想把他暂时屏蔽掉然后改一改准备上架,请不要这么做。

如果项目开发中存在大量业务代码最后却没有被使用,非常容易触发苹果调查。所以,如果开发的整块代码最后决定功能暂时不上,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先把它从项目中移除,等下次需要上的时候再引用进来。

产品转移后的首次提交

产品转移是开发者有时候难以避免的事情,同时,产品转移带来的风险也很难回避。因为转移产品总是不可避免的导致账号之间出现关联,一旦一个账号出问题,另一个账号也很容易被污染。

即使是两个合法账号,转移了产品后提交更新,也很容易触发一次调查。所以开发者必须做好准备。

视觉大幅度重构

视觉大幅度重构和 大改标题 的问题是类似的,如果产品的整个面貌和过去截然不同,是比较容易触发调查的。

如果是必要的大改版,建议更新列表和审核说明的时候写清楚。(不过如果真的是产品需要大改版,也不容易被调查。)

委托过发行商发布产品

这是个要重视的问题,国内有不少发行商会拿开发者提供的代码发布产品,他们可能同时经营着网赚,马甲包等产品,一旦发行商的账号出现问题被封号,开发者自身也容易受牵连。由于代码是自己提供,那么自己编写的代码框架很可能也被做了特征标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LeetCode——138. 复制带随机指针的链表(借用map实现复制)
下一篇:超好用,分享8个 Python 自动化脚本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