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纵观鸿蒙next版本,如何凭借FinClip加强小程序的跨平台管理,确保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高效运营和数据安全?
910
2022-09-29
系统运行与维护
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在整个系统生命周期所占比重在60%~80%之间。
信息系统交付用户,运行过程中,仍会出现在系统调试与测试阶段没有发现的隐藏错误,还可能为系统功能的扩展与集成进行系统的改动,为此要对系统进行科学的维护与管理,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与经济效益。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一、遗留系统的处理策略
遗留系统(Legacy System)是指任何基本上不能进行修改和演化,以满足新的或变化的业务需求的信息系统。
在信息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如何处理和利用遗留系统,称为新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新系统的成败和开发效率。
1、评价方法 对遗留系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遗留系统的更好理解,这是遗留系统演化的基础,是所有遗留系统演化项目的起点。主要评价方法包括度量系统技术水准、商业价值和与之关联的企业特征,评价结果作为选择对遗留系统的处理策略的基础。
评价方法由一系列活动组成
2、演化策略
1)淘汰策略
低水平、低价值。直接转换。
2)集成策略 高水平,低价值。信息孤岛。
3)继承策略 低水平,高价值。并行更新。
4)改造策略 高水平,高价值。增强功能,改造数据模型。
二、系统转换与交接
系统转换,新系统取代旧系统。系统转换与交接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
数据准备 系统文档准备 人员培训 设备安装 系统试运行
1、新旧系统的转换策略
1)直接转换
原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中间没有过渡阶段。这种方式,最节省资源,但在转换之前必须经过详细而严格的测试,且转换时做好准备,万一新系统不达预期,必须有相应预案。适合于新系统不太复杂,或现有系统已经完全不能使用的情况。
2)并行转换 并行转换就是新系统和现有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换现有系统。并行工作期间,现有系统的作业为正式,新系统的处理结果作为校核。并行运行时间一般可在2、3个月到1年不等。
并行转换风险小,还可以同时比较2个系统,并让系统操作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得到培训。因此,对于一些较大的信息系统,或处理过程复杂、数据重要的系统,并行转换是一种最常用的转换方式。但是,需要两套系统并存,资源消耗较大,转换周期长,难以控制新旧系统中的数据变化,需要做好转换计划并加强管理,验证后及时停止旧系统。
3)分段转换 分段转换也称为逐步转换,是直接转换和并行转换的结合,采取分期分批方式逐步转换。
一般比较大的系统适宜采用分段转换方式。能保证平稳运行,费用也不太高。也适合这样的情况:现有系统比较稳定,能够适应自身业务发展需要,或新旧系统转换风险很大(如在线订票系统、银行的中间业务系统等)。
优点是新旧系统的转换震动比较小,用户容易接受。但转换周期长,同时可能需求出现变化,给新系统的稳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另外对设计和实现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开发新旧系统之间的接口,还需要制订阶段性的转换目标和计划。一句话,比较复杂。
分段策略可以 (1)按功能分阶段逐步转换 (2)按部门分阶段 (3)按机器设备分阶段
2、数据转换和迁移 数据转换和迁移是新旧系统转换交接的主要工作之一。原则是数据不丢失。
1)数据迁移的方法 系统切换前通过工具迁移、手工录入和系统切换后新系统生成。
2)数据迁移前的准备工作 数据迁移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迁移前的准备、数据转换与迁移和数据迁移后的校验。充分周到的准备工作室数据迁移的主要基础,包括:
(1)待迁移数据源的详细说明,包括数据的存放方式、数据量和数据的时间跨度。 (2)建立新旧系统数据库的数据字典,对现有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质量分析,以及新旧系统数据结构的差异分析。 (3)新旧系统代码数据的差异分析。 (4)建立新旧系统数据库表的映射关系,对无法映射字段的处理方法。 (5)开发或购买、部署ETL工具 (6)编写数据转换的测试计划和校验程序。 (7)制定数据转换的应急措施。
3)数据转换与迁移 首先制定详细实施步骤和流程,准备数据迁移环境,做好业务上的准备,充分测试数据迁移技术,然后再实施。
实施过程有抽取、转换、装载。
4)数据迁移后的校验 质量分析、数据对比检查。
三、系统的扩展与集成
随着信息系统的运行和业务的发展,对现有系统进行有效的扩展升级,适应当前的应用,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如果企业有多个应用系统,就需要对这些系统进行集成,是数据能在多个系统中共享。
1、系统扩展 系统的可扩展性是指将新的功能添加到系统中的能力。可扩展性分为动态可扩展性和静态可扩展性。
【动态可扩展性】 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添加新的功能,而不会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
【静态可扩展性】 在添加新的功能时,系统必须停止运行,添加完成后重启系统。
提高系统可扩展性的方法是在系统架构中减少构件之间的耦合。
扩展一般包括延伸型扩展和新建型扩展。前者在原有基础上扩充,后者可能需要另起炉灶。引入第三方软件包并进行二次开发可以迅速对现有系统进行功能扩充。不过引入前需要充分研究和分析,确保能满足扩展需求,最好还要有适度的前瞻性。同时要求包含详细的设计文档甚至是源码,以保证可控性。
2、扩展与集成的比较 系统扩展和集成分别属于深度维护和广度维护活动,和开发类似,需要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多角色、多工种参与,系统集成还特别需要高层人员协调和沟通。系统扩展的重点在设计,力求平滑扩展;系统集成重点在分析,争取无缝集成。系统扩展和系统集成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回归测试,系统集成尤其要重视接口的测试和流程流畅性的测试。
四、系统运行管理
系统运行管理的目的是对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记录其运行状态,进行必要的修改与扩充,以便使信息系统真正符合管理和决策的需要。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运行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对系统运行情况的检查与评价等,这些工作室原始资料的积累过程,不能忽视。
1、系统成本管理 系统运行与管理需要硬件、网络、场地、人员等资源支撑,都是成本。需要做预算、分析等各种功课。
2、系统用户管理 管理系统用户的身份和权限。
3、网络资源管理
4、软件资源管理 软件资源指软件和文档。 1)软件构件管理 2)软件分发管理 软件部署、安全补丁分布、远程管理和控制 3)文档管理
五、系统故障管理
故障无可避免,如何进行有效的故障管理好似系统运行与维护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故障管理主要目标是尽快恢复系统运行。影响度、紧迫性和优先级是描述故障的3个特征。
故障管理包括故障监视、故障调查、故障支持、恢复处理和故障终止5项基本活动。
【故障监视】 人员、规范操作的执行、系统硬件和软件是监视重点内容。
六、软件维护
系统维护包括软件维护(程序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这里说的代码是指编号之类)、设备维护,以及机构和人员的变动等。其中软件维护最重要,也最难。
1、软件维护概述 软件维护是指在软件交付使用之后,直至软件被淘汰的整个时期内,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求而修改软件的活动。软件的维护活动基于“软件是可维护的”这一基本前提。
1)软件可维护性 【易分析性】 【易改变性】 【稳定性】 【易测试性】 【维护性的依从性】 软件产品遵循与维护性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
2)可维护性度量 在软件外部,用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来度量软件的可维护性,
M = 1 / (1 + MTTR)
M为可维护性指标。
在软件内部,可以通过度量软件的复杂性来间接度量可维护性。
3)软件维护的分类 【改正性维护】 改正错误和缺陷
【完善性维护】 用户提出新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修改或再开发软件,改善和增强软件。
【适应性维护】 软件使用过程中,外部环境、数据环境可能发生变化,为使软件适应这种变化,而去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适应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
预先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靠性等,为以后进一步改进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2、软件维护的影响因素
软件维护的影响因素很多,业务因素,理解局限性,维护优先级,维护人员积极性,测试困难等。为尽可能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需要在长期与短期目标、质量与速度之间做出权衡,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
1)采用软件工程方法
2)注重可维护性的开发过程, 开发阶段,就要重视如何使软件易于分析、易于测试、易于修改:
需求分析阶段,对讲来要改进的和可能会修改的部分加以明确,对软件的跨平台可移植性进行讨论,形成解决方案;
设计阶段,尽量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原则,对将来可能要修改的地方,采用灵活的、易于扩充的设计方案;考虑跨平台的可移植性设计,加大可复用构件的设计力度。
编码阶段,规范代码,强化注释,保证注释质量,加大可复用构件的使用力度
测试阶段,扎实做好测试工作,编写好相关测试文档
维护阶段,要有严格的配置管理,同步更新文档,保证系统与文档的一致性
3、软件维护成本 软件维护成本与软件本身质量有关,质量高,编码规范,注释清晰,文档完备,维护工作就相对轻松。同时也跟系统类型、架构,硬件因素有关。也受到维护工作本身是否规范,维护人员素质的影响。
4、软件维护管理
维护过程是修改和压缩了的开发过程,而且维护的范围更广,需要控制和跟踪的东西更多。维护的重点是控制系统更改,完善系统功能,防止系统掉链子。
七、系统监理与评价
企业信息化有风险,而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过程中,绝大多数信息系统业主无法进行缺乏专业管理,建设方与承建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和评价。
1、工程监理1)监理内容 四控三管一协调: 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变更控制 安全管理、信息管理、合同管理 沟通协调
2)监理分类 【咨询式监理】 最简单,费用最少,监理方责任最轻,适合于对信息化把握比较好,技术力量比较强的用户。
【里程碑式监理】 把信息系统的建设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都设置一个里程碑,在里程碑到来时通知监理方进行审查或测试。监理方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且里程碑的确定或监理合同需要承建方参与。
【全程式监理】 费用最高,监理方的责任也最大。适合对信息系统不太了解,技术力量弱的用户方。
2、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是对系统运行一段时间护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评价,是对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延伸。评价的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了设计的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并指出系统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系统的改进和扩展提出依据。
1)评价的步骤 确定评价对象,拟订评价工作方案,实施评价,专家咨询组审核。
2)评价指标
(1)系统性能评价 可靠性,系统效率,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实用性,适应性,安全保密性
(2)系统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系统建设评价
3)系统改进建议 系统改进建议是系统评价的最后一个环节。
4)评价报告 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
【正文】 基本情况描述,主要各项指标对比分析,评价结论,评价依据,评价方法等。
【附录】 评价工作的基础文件和数据资料。
评价报告要维护被评价企业的正当商业秘密,必须客观、公正、准确地描述信息系统的实际状况和后续发展能力,并提出改进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